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黎明
吴黎明 主治医师
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 疼痛科

中医体质学说与食疗

1630人已读

中医体质学中,体质的概念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具有遗传性、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

综合中国人体不同的特征,将人群体质分为九种基本类型,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知道自己的体质类型,才能有的放矢,知道如何去强壮体质、养生保健。如果盲目进补,还不如不补。使用不合适的补品、可能有害健康。即使是在家煲汤、药膳进补,也最好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进行调养。如果您不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建议您日常的食谱广泛些,不要偏食,各种食品都吃一些,但不过量。切忌偏听偏信,适合别人的补品不一定适合您。

中医体质指导食疗

气虚质推荐食疗

1.小米山药粥

原料:小米100g、山药50g。

做法:将小米洗净,山药洗净刮皮切成丁,加水同煮粥。

功效:补益心肾、健脾和胃。

适应人群:气虚质、脾肾两虚,出现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时有汗出,产后乳少等症。

image.png

2.黄芪汽锅鸡块

原料:黄芪15g、鸡一只、葱、姜、蒜、盐适量。

做法:将黄芪洗净后,用纱布包好待用;把净膛鸡切块,用开水焯一下去血沫,捞出后放入汽锅内,然后将黄芪、葱姜蒜盐放入,大火烧开后改文火焖三个小时,直到肉烂为止,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适应人群:气虚质、心脾两虚,出现少气懒言、气短无力、食少腹泻、久病体虚等症。

image.png

阳虚质推荐食疗

1.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黄酒食盐各适量。

做法:当归、生姜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羊肉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黄酒、食盐,旺火烧沸后去浮沫,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食用时捡去当归和生姜。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适应人群:阳虚质、产后血虚,腹中冷痛,寒疝腹中痛,以及虚劳不足等症。

image.png

2.太子参鞭打猴头菇

原料:太子参30g,牛鞭250g,猴头菇200g青红椒各20g,盐、味精、水淀粉、料酒、葱、姜各适量,煲汤。

做法:将太子参洗净,用开水泡好,牛鞭发好后,切成寸段,打上梳子花刀,将猴头蘑放入碗内加盐、料酒、味精放入蒸笼内蒸20分钟,然后扣在盘内,青红椒切成棱形片,锅上油,约六成熟时,加入太子参、牛鞭、青红椒、盐、味精翻炒几下,上明油出勺,倒在猴头蘑周围即成。做菜肴佐餐。

功效:补肾壮阳。

适应人群:阳虚质、肾阳虚,出现早衰、阳痿等症。

image.png

阴虚质推荐食疗

1.玉竹锅塌豆腐

原料:豆腐250g,玉竹30g,葱、姜、蒜、味精、食盐、蛋清、淀粉、油适量。

做法:将豆腐切成1.5cm见方块,上浆挂糊备用,玉竹洗净,浸泡3~4小时,水开后煮15分钟,取汁备用;锅烧热后把豆腐炸成焦黄色捞出,沥去油,锅内留少许底油,加入调味品和豆腐同炒,然后放入药汁,勾芡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适应证:阴虚质、阴液亏虚出现口干口渴、面色潮红等症。

image.png

2.百合鸡子黄汤

原料:百合7枚,鸡子黄1枚,白糖适量。

做法:百合脱瓣,清水浸泡一宿,待白沫出,去其水。放入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煮约半个小时,然后加入鸡子黄搅匀,再沸,调以白糖(或冰糖)进食。

功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

适应人群:阴虚质出现神情不宁,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睡,欲行不能行,欲食不能食,似寒无寒,似热无热,口苦、尿黄等症。

image.png

痰湿质推荐食疗

1、珍珠薏米丸子

原料:瘦猪肉200g,薏米150g,盐,味精,蛋清,淀粉,白糖,油适量。

做法:将猪肉剁成馅,做成直径2cm大小的丸子备用,将薏米洗净,备用的丸子裹上生薏米,放在笼屉或蒸锅内蒸10-15分钟,然后取出丸子,放调味品勾芡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降脂轻身。

适应人群:痰湿质、脾虚湿盛,食少腹泻,四肢无力,头重如裹等症。

image.png

2、茯苓香菇玉笋

原料:玉笋250g,香菇100g,茯苓粉10g,盐,味精,高汤,水淀粉,香油适量。

做法:将香菇,玉笋切成丝,茯苓粉与水淀粉调和,当油锅约六七成熟时,放入玉笋,香菇,高汤,味精,水淀粉,翻炒撒盐出锅。

功效:补中健脾,除湿利尿。

适应人群:痰湿质、脾虚湿盛,小便不利,嗜睡易困,眼泡浮肿,关节不利等症。

image.png

湿热质推荐食疗

1.绿豆粥

原料:杏仁绿豆50g,薏米30g,杏仁10g,粳米100g

做法:将绿豆,薏米,杏仁和粳米洗净后同放入锅中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适应人群:适用于湿热质、暑热暑湿所引起的身热面赤,胸闷脘痞,下痢稀水,小便短赤,舌质红赤等症。

image.png

2.车前马齿蛋花汤

原料:车前草15g,马齿苋50g,鸡蛋1个。

做法:车前草和马齿苋榨汁备用,锅中烧适量热水,烧开后打入鸡蛋,然后放入菜汁,盐,白糖搅拌均匀,出锅食用。

功效:清热祛湿,祛湿解毒。

适应人群:湿热质、夏季暑湿,痢疾,水湿腹泻者。

image.png

瘀血质推荐食疗

1.山楂红糖汤

原料:山楂10枚,红糖适量。

做法:山楂冲洗干净,去核打碎,放入锅中,加清水煮约20分钟,调以红糖进食。

功效:活血散瘀,通经止痛。

适应人群:瘀血质、产妇恶露不尽,腹肿疼痛,产后儿枕痛者。

image.png

2.姜汁藕片

原料:藕300g,生姜适量。

做法:生姜切末,加酱油,醋,味精调匀,藕切片焯水,捞出后与姜汁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散寒祛瘀,凉血解毒。

适应人群:瘀血质、女性月经不调,经少有块,满腹疼痛者。

image.png

气郁质推荐食疗

1.白萝卜汁

原料:白萝卜2000g,冰糖适量。
做法:白萝卜洗净切碎,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加冰糖溶化即可。

每日3次,每次冷饮40g。

功效:此汁可起到宽中消食,清热凉血。

适宜人群:气郁质的郁症、失眠、慢性胃痛、梅核气。

image.png

2.干贝萝卜汤

原料:白萝卜1根(约400g),干贝2~4个,高汤5碗、陈酒、盐、白糖各适量、山慈菇粉少许。

做法:前一天晚上将干贝泡入水中,第二天早上洗净后用手撕开。白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块或做成萝卜球。锅里放入高汤,白萝卜、干贝,用旺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煮20分钟,然后用陈酒、糖调味后再煮20分钟,待白萝卜变软后撇入山慈菇粉、搅均匀后即成。

功效:此汤可起到滋阴益气、和胃调中之功。

适宜人群:气郁质的乳腺增生、惊恐等病证。

image.png

特禀质推荐食疗

1.拔丝莲子

原料:莲子,白糖、油、清水、白糖、炒芝麻

做法:将莲子用温水泡1个小时然后蒸熟,保持莲子表面的水分,撒上面粉,再撒上淀粉裹匀,取一盘子,抹上少许香油;坐锅点火倒入油,倒入莲子炸,迅速出锅;坐锅点火放少许清水、白糖熬,反复翻炒,出大泡并变小泡均匀时倒入莲子急速翻炒,出锅前撒上芝麻即可。

提示:补心安神,益肾固精。

image.png

2.莲子粥

原料:大米100g,莲子50g,冰糖适量。

做法:洗净大米和莲子,然后同时下锅同煮成粥,成粥后加入冰糖佐餐食之。

提示:润肺安神,补益脾胃。

注意事项:多食易致腹胀,故消化不良、中满腹胀、大便燥结者不宜食。

image.png

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针灸科吴医生长期门诊坐诊,工作时间为周二、四、五、日全天,其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及杂病疼痛,尤其擅长小针刀治疗各种腱鞘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筋膜炎、跟骨骨刺。运用现代康复技术专注于神经损伤康复、骨科术后康复、疼痛康复。

吴黎明
吴黎明 主治医师
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