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仇胥斌 三甲
仇胥斌 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离我们有多远?

1908人已读

腰痛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对社会经济及医疗支出亦有负面影响。探寻腰痛的致病因素,对于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椎间盘退变为腰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IMG_20190625_230406.jpg

首先介绍腰痛的病理基础:组织及器官的疼痛缘于神经的长入,当外层纤维环破裂时,纤维环表面的神经长入髓核从而引起腰痛。若是腰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由于其本身退变或是其他外力因素,导致其向后突出,压迫后方硬膜囊或是神经根,也会导致腰痛或患侧肢体的感觉异常,大样本研究显示小关节突的退变、形态学改变、载荷过重也是引起腰痛的重要因素。

IMG_20190625_230347.jpg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极为混乱。脊柱外科、骨科、理疗、疼痛、中医骨伤、康复、推拿、针灸等等都有可能遇到这类疾病,诊断上的混淆极为严重。

在过去的 20 年里,MRI逐渐成为评估椎间盘退变或病变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从腰椎MRI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腰椎间盘突出程度,是否有硬膜囊受压,是否有神经根卡压,故腰椎MRI检查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疑患者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

IMG_20190625_230324.jpg

上图从左到右分别为腰椎MRI矢状位的T1相、T2相、脂肪抑制相和腰椎MRI的轴位图像。先看其基本结构:位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在T2相和抑脂相中应是白色的(含水多)。注意黑颜色(脱水的)的L5/S1椎间盘(腰5与骶1之间的椎间盘),这代表了中度到重度的退化性椎间盘病变。本例患者是左侧型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左侧神经根。

那么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哪些症状呢?

1、腰部疼痛: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以说并不是每个患者一定会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常伴有麻木、酸胀的感觉。

2、下肢放射痛: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易发作,每次时间约2~3周,可以逐渐缓解。在发作时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减轻。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反复弯腰活动者发生腰腿痛几率高。还有缺乏锻炼的人,腰背部肌力差,即使偶尔弯腰抬重物或腰部扭伤,也易诱发腰腿痛。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3、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后伸活动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密切相关。如纤维环未完全破裂,腰椎取前屈位置,后伸受限。原因在于腰椎前屈时,椎板间的黄韧带紧张,增加了椎管容积和椎间隙后方空间,相应的后纵韧带紧张度增加使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从而减轻了神经根压迫的症状。

4、脊柱侧弯: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减轻疼痛所采取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表现是腰椎在向左侧或右侧弯曲,在背部触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发现棘突偏歪,但这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有体征,约50%的正常人也有脊柱棘突偏歪。

5、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跛行多为间歇性,即行走一段距离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弯腰或蹲下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仍能继续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缓慢加重,出现上述症状之前的站立时间或者行走距离逐渐缩短行走距离越短,病情越重。

6、感觉麻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会出现下肢的疼痛,而仅出现肢体的麻木感,这多数是因为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的。不同阶段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应的神经根,会表现为躯体不同区域的感觉减退及肌力下降。

现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工作中的不适合体位姿势,缺乏锻炼,或是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再是中老年人群的“专利”。当您出现腰部酸痛不适,甚至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神经根支配区域的疼痛或麻木感,那么您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若忽视这些身体的警告,那么也许腰椎间盘突出症便离您不远了。


仇胥斌
仇胥斌 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