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肚子疼,为啥呢?
小朋友肚子疼,特别是肚脐周围疼,这是家长及临床医生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那小朋友为啥就肚子疼了呢?最常见的是啥毛病呢?
作为超声医生,我们临床上最常见的有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和肠套叠。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小朋友,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合并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主要症状有:腹痛(脐周或右下腹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急性阑尾炎多见于6-12岁学龄儿,主要症状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区压痛、反跳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是指患儿肠管套入其所连接的肠腔之中,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主要症状有:阵发性腹痛(哭闹)、血便(果酱样)、呕吐、腹部包块(腹部触诊可触及腊肠样、稍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
以上几种毛病呢各有特点,但是临床症状也有交叉,临床上有时鉴别困难。常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而普通超声安全无辐射,当属临床上首选。作为一线超声医生,最常见的其实是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状时有时无,超声检查时常常表现为肠系膜周围淋巴结肿大。此病常呈自限性,大部分不需治疗也可康复。因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胃肠道发育不完善,任何对机体产生刺激的因素均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多数小朋友均属于一过性腹痛。因此家长大可不必担心。
急性阑尾炎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典型腹痛症状加上血中性粒细胞升高,比较容易诊断,典型阑尾炎超声上也有其特点,可在阑尾区检查到肿大、化脓的阑尾。急性阑尾炎常常需要手术治疗,因此需引起家长重视。
而超声检查也是肠套叠首选影像学检查,超声上有其特征性的“套筒征”、“靶环征”,其实就是肠子套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超声图像特征。肠套叠多采用空气或钡剂灌肠法复位治疗,部分不能复位或怀疑有肠坏死、或为继发性肠套叠者可行手术治疗。因此也需引起家长重视。
本文是伯小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