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文景 三甲
赵文景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肾病科

中医治愈膜性肾病系列2:如何快速消除蛋白尿?

4031人已读

消浊四法,泡沫消失

蛋白尿膜性肾病缓解期最常见的异常指标。长期蛋白尿会损伤肾脏,引起肾脏纤维化等,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血肌酐升高。但是目前临床往往只是通过降压药来间接减少蛋白的漏出,在蛋白尿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就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难以彻底消除。此时中医药的作用则大大突出,使患者的蛋白尿下降至正常。赵文景主任在多年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消浊四法”,针对蛋白尿这一病症,辨证论治,消除蛋白尿。

一、祛风除湿

蛋白尿的长期不消,以及膜性肾病的反复发作,核心就在于湿邪未去。湿邪的一个特点就是会导致病程的缠绵性。因此我们在治疗时,消除顽固蛋白尿,预防复发的核心就是祛湿。如青风藤、穿山龙、蛇舌草等,藤类药可以祛风除湿,蛇舌草清热利湿而不苦寒伤胃。

二、破瘀通络

白蛋白属于人体精微,下漏日久则耗伤正气,导致气虚。气为一身精血津液的动力之源,如果气虚则津液停留为水肿,血液停滞则出现瘀血。瘀血就如同水锈一样,阻塞肾络,精微不能正常运行,反下漏为浊。赵文景主任采用活血利水法,以当归芍药散加减疏通肾络,血脉通畅,尤其善用莪术破血,水蛭通络,能够把这些瘀血清除,使精微正常运行。

三、健脾益气

膜性肾病患病日久,脾胃运化功能必然减弱,此时当以四君子为基本方进行加减,健脾益气,使下陷之气恢复升清降浊作用。其中黄芪味甘,性温,具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治疗蛋白尿时,黄芪为常用药物,一般选用生黄芪;气虚甚至表现为畏寒怕冷者选用炙黄芪。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有减少蛋白尿的作用,有部分学者常应用大剂量的黄芪治疗膜性肾病,黄芪剂量常用至100克以上,甚则200克。但是我们不应夸大黄芪减少蛋白尿的作用。临床仍当以辨证论治为主,不可一味加大膜性肾病蛋白尿患者的黄芪用量。黄芪味甘,甘则中满,久则易生郁热,不宜过量使用,如同人吃饭,适量则宜,超量则胀。

四、补肾涩精

蛋白尿为人体精微物质,不应流失。因 “肾主藏精”,常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选择应用覆盆子、菟丝子、莲须、桑螵蛸等药以益气升清,补肾涩精,可以明显提高蛋白尿的下降速度。


赵文景
赵文景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