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秀杰
李秀杰 医师
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感染肝病科

甲胎蛋白高一定是肝癌吗?

1317人已读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故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

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但是不是所有的甲胎蛋白高都考虑是肝癌呢?答案是否定的。

1.儿童期血清AFP含量检测:肝癌,肝母细胞瘤,性腺畸胎母细胞瘤,肝炎等AFP含量增高。

2.成人中约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含量增高,睾丸癌,卵巢肿瘤,恶性畸胎瘤,胰腺癌,胃癌,肠癌,肺癌等患者AFP含量也增高。

3.急慢性肝炎严重损伤时肝硬化血清AFP水平会升高明显,一般低于1000ug/L,肝硬化时一般轻度升高,这与肝细胞坏死和再生程度有关。

4.一般的肝损伤AFP含量增多是一过性的,一般持续2-3周,高的可持续1-2月,但会随着肝功能恢复缓慢下降。而恶性肿瘤则持续性升高。因此,动态观察血清AFP含量既可鉴别良性和恶性肝病,又可早期诊断肝癌。

5.生理情况下,甲胎蛋白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胎儿的肝细胞没有发育(分化)完全,分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可通过脐带血进入母体血液中,所以妊娠期孕妇的甲胎蛋白会呈阳性。


李秀杰
李秀杰 医师
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感染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