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于有 三甲
于有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 小儿普外科

病例分享丨新生儿皮肤硬结

3352人已读

作者丨李志华

图片丨来自文献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新生儿皮肤硬结一例。

病史

患儿,女,出生日期2019.6.27,因“生后发现皮肤硬结1周”于2019.7.6入院。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950g,否认窒息史,Apgar评分不详。生后即发现皮肤有1-2枚硬结,未予特殊处理。

生后第三天发现皮肤黄染,同时发现患儿双下肢水肿伴活动减少,收入当地医院治疗,查体发现后背部、左腹部、右下肢有皮下硬结,最大为豌豆大小,行腹部超声检查肝脾、肾、输尿管未见异常,心超仅提示卵圆孔未闭。经当地医院予光疗退黄、补液等治疗后,黄疸基本消退,但全身多处出现大小不一硬结,左下腹硬结出现红肿,遂转来我院进一步治疗。

入院检查

全身多处散在大小不等(绿豆至豌豆大小)硬结,部分伴青紫。左下腹豌豆大小硬结伴有红肿,无明显渗血渗液。心肺无数,但患儿双下肢无自主运动,刺激后无痛觉反应。

入院后予常规护理,全身各处仍有新发结节出现及增大趋势。

入院后检验检查

7.6血常规:WBC:13.6X10^9/L,PLT:338X10^9/L,Hb:141g/L。

7.6生化:谷丙转氨酶:12.8IU/L, 谷草转氨酶:34.3IU/L。

7.14心超:卵圆孔未闭。

7.11腹部超声:肝内多发实质占位,右大腿隆起处肌层内实质不均质占位,周边无肿大淋巴结。左侧肾上腺区实质占位。双肾未见占位。

7.11磁共振:头颅及脊柱平扫:未见异常;

颈椎:颈后软组织多发结节,左枕部硬膜外结节,神经纤维瘤病?结节病?

胸椎、腰椎、骶尾椎:T11水平以下椎管内髓外占位、双侧肩背部、胸壁、上臂软组织以及骶尾部、臀部肌群及皮下软组织多发结节及肿块。神经纤维瘤病?结节病?

入院后外科会诊,建议皮肤活检,取腹部皮下结节,切除后送检。

皮肤活检病理结果:

皮下脂肪组织内可见成片分布的胞浆丰富核仁明显的大细胞,核分裂相易见,部分还可见粘液变性和散在的炎症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结果:

肿瘤细胞 Syn(-),Vim(+),ki-67(+)60%,,S-100(-),CD99(±),TH(-),PHOX2B(-),CK(-),CD68(-),CD30(-),CD45少数(+),PAX-5(-),ALK(-),MPO(-),DES(-),SALL4(-),HMB45(-),PAS(-),AB染色(+),网状纤维少量。

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考虑恶性横纹肌样瘤。

横纹肌样瘤

好发于婴幼儿的少见恶性肿瘤,依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肾横纹肌样瘤(MRTK)、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性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横纹肌样瘤(EERT)3类。

组织形态学表现为典型横纹肌样细胞,细胞质内含嗜酸性包涵体,再结合特征性免疫组织化学表现即可明确诊断。染色体22q上的抑癌基因SMARCBl缺失或突变被认为是该肿瘤发生机制的重要环节。

横纹肌样瘤是一类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预后较差,目前联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下,仍不能获得满意存活率,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33%。

家长了解病情后,考虑到患儿预后,放弃治疗,签字出院。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于有
于有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 小儿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