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郝淑煜 三甲
郝淑煜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夜话脑外伤》之四:酒,电动车与脑外伤

1402人已读

星期日早上,阳光明媚7:00不到我就起床,目的:买早点。

听着北京外语广播的节目,听得不是特别清楚,但偶尔听到了摩托车,速度与激情,外富帅等等单词。正好上周会诊的病人也是一个摩托车致伤的case。

老年男性的患者,虽是城里人,但耕种块小田地,陶渊明样的生活。本来的好日子飞来横祸,喝点小酒骑个小电动车,跟汽车发生了碰撞,脑子被摔坏了,重症监护室里原本稳定的病情,在周五发生了变化,瞳孔散大,当地医生给做了去骨瓣减压术,目前尚未脱离危险。

所以,今天我们讲的话题,就是骑着助力车饮酒后的脑外伤

我刚到天坛医院的时候,脑外伤非常多,而且都是重伤,其中一大类的患者就是驾驶摩托车酒后发生的车祸。这一类的病人,开放伤非常常见。而且往往脑水肿非常严重。因为人在饮酒后,他对车速控制都非常差,所以驾驶的速度往往比较快,而且酒后肌肉的反应时间延长,一旦发生车祸,人反应不过来,造成伤情比较重。另外,饮酒以后整个毛细血管的扩张明显,就像喝酒以后有些人热血沸腾,像蒸熟的螃蟹一样,这时候血管源性的脑水肿就非常严重。这两点决定了,饮酒以后的脑外伤预后不好。

记得曾经接诊一个小伙子,高考刚结束,骑着摩托车,没有带头盔,喝了点小酒,一脑门子撞在了马路牙子上,来是已经脑疝。他的父亲绝望地坐在神外二病房的门口,似乎对孩子的预后已经有了很沉着的判断,大夫跟他谈话,他都能接受。最后说了句“咱们的孩子不争气呀,我也没办法,老天爷要收走他,谁也拦不住”。这就是饮酒以后,这种“一脚踹”的危害。

再后来,禁酒令和佩戴头盔严格得到了执行,酒后开摩托车的情况愈来愈少,几乎没有了。所以说一个好的法律,可以挽救许许多多的病人和家庭,也会让外科医生少一些晚上的攻坚战。

这几年呢,机动摩托越来越少,涌现出了一种电动助力车。电动助力车的速度与传统上的摩托的速度我不得而知。好多人说,我骑的不是摩托车,是个电动自行车,如果再飘飘然喝上一点小酒,不佩戴头盔,驾驶起来就非常非常危险。饿得急快递小哥们神奇的速度,常常另行人躲闪不急,其实驾驶员的危险的驾驶,经济与危险并存,不希望看到拿生命换来的钱。

总之,电动车安全不容忽视,天气再热,头盔一定要佩戴,当然酒后绝对不能开车,如果喝了酒,开上电动车,再不佩戴头盔,呵呵,可怕就离你不远了。


郝淑煜
郝淑煜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