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倒是老年人一大杀手补钙预防是关键
人体的老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骨骼、肌肉的老化较早,这正应对了“人老先老腿”这句俗话。当老年人不再像年轻时走路那么轻盈,就会容易出现被绊倒、摔跤等现象。跌倒往往发生在熟悉的环境里,也就是发生在日常活动中。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至少有30%的人跌倒1次以上,而到了80岁,这一比率已经升高到50%。跌倒导致的最常见后果是骨折。骨折是65岁以上老年人外伤性死亡的首因。骨折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在一年内离开人世。导致这种死亡的直接原因并不是骨折本身,而是卧床后的种种并发症。例如:卧床引起肺炎、泌尿系感染、抑郁、静脉血栓等。另外,跌倒的危害还在于,曾经跌倒的老人可能害怕再次跌倒,以致不敢参加日常活动,这不但影响了生活质量,还会因为体力活动减少进而增加下一次跌倒的风险。
如何防跌倒?
专家教你这六招
1.避免多重用药
老年人常常同时存在多种疾病,因此服药超过4种亦比较常见,这就需要随诊调整用药,不是医生开完药后就一直吃下去,在疾病的急性期可能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多,疾病缓解以后是要根据病情减少用药的,包括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自行随意增加偏方或中药,因为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增加药物副作用,加大跌倒的风险。
如果您是跌倒的高危人群,应该避免应用睡眠药物及抗抑郁药物。随着年龄增加,许多老年人睡眠习惯开始发生改变,睡得很少或者入睡困难。很不幸的是,睡眠药物与跌倒的风险密切相关,尤其是饮酒后服用。改善睡眠应该首先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不能完全依赖睡眠药物。
门诊时发现很多老人自己要求服用“安定”辅助睡眠,并且一服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其实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睡眠障碍可能与抑郁等疾病相关,因此还是去医院诊治为好。
2.避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一些体质虚弱或者服用降压药物的老年人突然起身时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容易跌倒而受伤。正确做法是:在躺着或者坐着时需要起立时应该慢慢起身。在高血压复诊时应该告诉医生你快速站起时会出现眩晕或者眼前发黑,眼冒金星等。医生会检查您的血压及心率及节律。如果存在心律失常,应该进一步治疗心脏。
3.衰弱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严格控制血糖
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通常控制在7%。医生严格控制血糖是为了避免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中风、心梗、糖尿病肾病或者失明等。但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体弱多病者,严格的控制血糖并不能获益。这是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是由于多年血糖控制不佳形成的。研究证实一些老年人预期寿命并不能达到形成糖尿病并发症的年限。低血糖本身容易增加跌倒的风险。体弱多病的老人应该更关注保持体重和营养以保证骨和肌肉的强壮,以降低跌倒的风险。衰弱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和其他一些严重疾病并且寿命有限,生命质量应该是第一位的。避免严格控制血糖,放宽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目标为8.5%。
4.每年筛查视力、听力及感觉能力
衰老通常伴随着视力和听力的减退,还有一些皮肤神经功能的退化,导致感觉麻木,尤其是脚,这些问题将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
A 视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许多老年人需要用两副眼镜来阅读和看远处。专家发现正确使用眼镜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内障、黄斑变性、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有所增加。如果您有这些疾病,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老年人应该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睛,因为通常眼部疾病是没有感觉的,等有症状时已经影响了视力。
B 听力:三分之一的65岁老年人及一半的85岁老年人存在听力问题,听力丧失增加跌倒的风险。如果您存在听力问题,请及早佩戴助听器。
C 麻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痛觉减低,出现麻木感,糖尿病病人指(趾)间麻木感更多见,增加跌倒的风险。
5.筛查骨质疏松,强健肌肉和骨骼
很多老年人比年轻时变矮了,总觉得腰腿疼,背部疼痛,驼背,其实这就是骨质疏松的表现,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是正常的老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并且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应该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应的筛查,及时治疗,避免跌倒及骨折。做到以下几点可以远离跌倒及骨折。
6.进行平衡功能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是防治跌倒计划的一部分,有眩晕和身体摇晃的老年人通过平衡能力训练能够显著提高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向前走、向后走、向侧走等平衡训练。要按照自己的特点量体裁衣,可以一个人进行也可以结伴进行。另外,太极拳、扭秧歌对行动自如的老年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拄拐杖戴护膝 能减少跌倒
1.应该避免雨雪天气外出,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外出时选择舒适、防滑的运动鞋,避免衣裤过长;
2.评估并改善室内不良的环境,如光滑的地板、松脱的地毯,过强、过暗的灯光,过道有障碍物,浴室或楼梯缺少扶手,沙发过于凹陷或过于松软。选择防跌倒的居家鞋子。另外可以加上防滑缓冲垫。
3.一些老人不服老,拒绝使用拐杖,其实是错误的,增加了跌倒的风险。对于跌倒风险高的患者,应该选择辅助器,包括拐杖,学步器,防护腰围,护膝等器具。避免单独外出,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佩戴适当的眼镜,避免因看不清路而发生跌倒。
本文是张海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