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萌 三甲
张萌 副主任医师
南阳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体检彩超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4505人已读

身边很多病友向我咨询,体检彩超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大部分会陷入恐慌,谈“肉”色变,甚至冲动过头立马来医院找外科医生斩立决。我们的胆囊是一个巨大的水库,更准确的说,叫“胆汁库”,主要起到贮备胆汁的作用,帮助消化荤腥油腻食物。看下面这张图,当我们吃下去香肠,煎鸡蛋和鸡腿汉堡,胆囊立马奉命工作,通过自身收缩将储备的胆汁排出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这些食物。如果切掉这个锦囊袋就会影响这些物质的消化,还会出现腹泻等伴随症状,势必会对以后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相反如果我们过于轻视这个小赘生物,不管不问,可能若干年以后等着的将是一个恶变的胆囊,所以还是要足够重视。

微信图片_20190906235931.jpg

我们通俗所讲的胆囊息肉,更准确命名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在超声检查中发现的突出于胆囊腔内的隆起赘生物,包括假性息肉和真性息肉。全球数据统计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生率在0.3-9%,其中约70%为假性息肉。假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炎性假瘤以及局灶腺肌症。这部分病变不具有恶变潜能,在彩超检查中可能因其特有的声像特点而被发现(如下图所示)。真性息肉主要包括良性腺瘤和恶性腺癌,还有其他少见的,如淋巴瘤,转移癌等。

假息肉超声.jpg


目前胆囊息肉样病变主要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尚没有哪一种药物可以将息肉吃下去。鉴于目前超声检查对于息肉样病变“真假善恶”不分,因此专家达成共识,主要通过病变的大小,再结合病变生长速度,伴随症状,有无其他胆囊疾病,有无癌变的危险因素等来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

息肉的治疗主要靠手术切除,息肉长得越大越不安全。在癌变的胆囊息肉里88%来自于10mm以上的大息肉,所以如果息肉大于或等于10mm,那毫不犹豫早切早安心,预防后续癌变;话又说回来,对于小于10mm的息肉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的,毕竟还有12%的小概率癌变存在于这个括号里:如果息肉小于10mm,但是有胆囊相关症状,如右上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可以用合并的胆囊病变解释,如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源性胰腺炎,且可以排除由消化性溃疡等胃肠疾病所致,那也是建议手术切除的;虽然没有胆囊相关症状,但是息肉在6-9mm间,且有导致胆囊癌变的危险因素存在,如年龄>50岁,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无蒂息肉,尤其是局部胆囊壁厚4mm以上,也是需要考虑手术切除的。

在剩下的相对安全的对象中,定期复查彩超非常重要;如果息肉越大,伴随其他情况越多复查要越频繁;对于5mm及以下的有多种危险因素存在个体,建议第一次复查在半年后,随后每年复查一次;对于无症状且无危险因素的小息肉个体,建议每1,3,5年复查1次;如果随访期间息肉增长2mm及以上,提示增长偏快,恶变几率增高,建议手术切除;如果息肉增至10mm以上,也是需要考虑手术了。

胆囊息肉切除.jpg

手术方式选择,目前有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经内镜保胆息肉摘除术等,由于胆囊在消化当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因此更多专家推崇小创伤保胆手术,但是这个需要结合个体情况,如有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情况而定,如果已经是磁化胆囊了,那保留一个老态龙钟的胆囊也没多大意义了,如果就是一个无症状纯粹的息肉,那我的建议还是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及切除范围。

张萌
张萌 副主任医师
南阳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