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周峰 人已读
当你的眼皮跳动时,你是否会想起老百姓口中的那句俗语——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当然这并没有科学依据,真正的眼跳多是由眼睑痉挛所造成的。而当你经常发生眼跳且仅局限在一侧的面部时,那你就要当心是否患上了面肌痉挛。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是以第七对颅神经(面神经)所支配一侧或双侧肌肉的间歇性不自主痉挛和紧张性收缩为特点的运动障碍。典型的面肌痉挛通常累及单侧,往往自眼轮匝肌始发,逐渐累及同侧口周、颈阔肌和其它面部表情肌。一般认为面肌痉挛为良性疾病。但因其可导致社交障碍,甚至由于眼睛不自主闭合,严重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正常睁眼,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肌痉挛的病因
HFS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
特发性HFS是由于面神经在后颅窝根出口处被畸形或扩张的血管压迫所致,常见的血管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和椎动脉等。继发性HFS的原因有很多:1桥小脑角肿瘤,如听神经瘤,脑膜瘤;2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脂肪瘤;3动静脉畸形,如瘘,静脉血管瘤和动脉瘤;4脑干病变,如中风,外伤,脱髓鞘疾病;5感染,如中耳炎,结核性脑膜炎;6后颅窝的结构异常,如Paget’s病,Chiari畸形。
如何诊断面肌痉挛
确诊面肌痉挛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如CT 和 MRI(磁共振)多数没有阳性表现,主要用以排除颅内的继发性病变。
你可根据以下特征自行判断是否有患上面肌痉挛的可能:
l多数以一侧眼睑起始,也可从下部面肌开始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可扩展至同侧面部的其他面肌。
l抽搐反复发作,自己不能控制,多在精神紧张、疲劳或与人交谈时加重。
l严重时可致使睁眼困难、口角歪斜,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l发病间歇期如正常人,且除神经系统外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和体征。
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用的治疗手段有单纯药物治疗、注射肉毒素、微血管减压等。
药物治疗不能治愈疾病,但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抽搐症状。现常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地西泮(安定)等,总体药物治疗的效果很差,而且药物治疗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注射肉毒素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注射肉毒素的治疗机制是运用肉毒素阻断神经肌肉的传递,降低面肌痉挛的程度,不影响正常的神经传导。适用于无法手术、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患者。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缺点是需要反复注射。据报道,约九成的病人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治疗有效,早期完全缓解率可达80%-100%,往往病人第一次注射效果良好,但仅能维持数月,随着肉毒素代谢,面肌抽搐症状可复发,故通常3-6个月后需重复注射。而长期注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60%-75%。常见的并发症有:眼球干涩、复视、流泪、吞咽困难等。而反复注射肉毒素将可能导致永久性面瘫。
微血管减压术为公认最佳选择
相较于药物和肉毒素只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暂时缓解,手术是目前唯一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唯一一种有望彻底治愈面肌痉挛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是面神经的微血管减压术,目的是去除在根出口处异常/膨胀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
谈到手术,多数患者都具有恐惧心理,许多病人到了病情十分严重时才来咨询能否手术。这既增加了自身的痛苦,也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但事实上,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和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有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还有部分患者的症状会在3-6个月之内逐步缓解,直至消失。因此,对于应用药物或肉毒毒素治疗出现疗效差、无效的患者,或手术意愿强烈,希望永久性治愈的患者,均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本文是周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