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咋治疗呢?能治好吗?
“当、当、当”,一开门,原来是老张两口子。
“请坐,今儿刚好有点时间给你们再讲讲冠心病的那些事儿。”没等他们开口我就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了。
“太好了!李主任,我们就想听您讲讲呢。”老张忙拉着媳妇坐下,一脸严肃认真。
上回我们说了冠心病的相关因素和发病过程(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现在先来说说到医院后怀疑冠心病时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症状发作时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还能够发现心律失常。不发作时多数无特异性。
2.心电图负荷试验
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对于安静状态下无症状或症状很短难以捕捉的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或药物增加心脏的负荷而诱发心肌缺血,通过心电图记录到ST-T的变化而证实心肌缺血的存在。运动负荷试验最常用,结果阳性为异常。但是怀疑心肌梗塞的患者禁忌。
3.动态心电图
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此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该方法可以记录到患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心电图的变化,如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的ST-T变化等。无创、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4.超声心动图(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脏超声)
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形态、结构、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是,其准确性与超声检查者的经验关系密切。
5.血液学检查
通常需要采血测定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中以心肌肌钙蛋白、心肌酶为主。
6.冠状动脉CT
多层螺旋CT心脏和冠状动脉成像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方法,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冠心病早期筛查和随访手段。
7.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
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高分辨率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的观察血管腔和血管壁的变化。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为:①对内科治疗下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考虑旁路移植手术;②胸痛疑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啊,要做这么多检查啊?”老张媳妇一脸惊诧。
“每个人情况不同,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冠心病常见诊断依据是典型的临床症状,再结合辅助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或冠脉阻塞的证据,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判定是否有心肌坏死。”我解释道。
再说说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包括:
①生活及饮食习惯改变:劳逸结合,作息规律。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饮食均衡种类多;低脂低盐低糖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定期体检。
②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后也要坚持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包括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减轻心肌氧耗(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脂药)等等;
③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脉搭桥术)。心肌梗死急性期要首选急诊介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越早越好。具体病例手术的选择应该由心内、心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决策。
对冠状动脉单支、局限性病变,可选择支架植入,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对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以及合并瓣膜病变、室壁瘤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冠状动脉搭桥术是相当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不少医生也遗憾地看到,由于对搭桥手术的不了解和心存恐惧,不少患者选择放弃手术,非常可惜。实际上,除去麻醉、体外循环等术前准备时间,医生搭一个“桥”通常只需6~7分钟。所以,遵从医生的建议真的很重要。
“哎呦,会这么严重啊!”老张媳妇听得满是紧张和后怕。
“所以说预防大于治疗,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李主任,老张的冠心病能治好吗?”老张媳妇近乎哭腔的问。
从冠心病发病机理的角度分析,以目前的医学手段,我们无法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无法彻底根治冠心病。虽然没有完全治愈的特效药,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已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预防控制冠心病的发展,可以说,冠心病人经过精心治疗,能使病情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可以和健康人一样享有高寿。
生活中,引发冠心病的因素有很多,我们想要远离冠心病,首要的就是要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加以及时纠正,这样才是对自己身体健康最大的负责。
“谢谢李主任,讲得真好,明白了,回去我们就按您说的做。”
(全文完)
本文是李巅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