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碎石术后注意事项
1、休息:根据碎石量的多少以碎石后是否容易排出,如结石较大,量多,碎石后三日内应卧床休息,尽可能少地下床活动,并采取患侧卧位,使碎石颗粒尽可能减缓排出的速度,避免或减少形成石街的可能。
2、活动:除上面所讲的情况外,均应嘱患者多活动,以利于结石的排出。
3、血尿:碎石后因结石排出过程中划破输尿管壁,从而会出现血尿,一般呈淡红色,1-3天就会消失。
4、疼痛 :疼痛是结石下移的表现,也是侧面反映结石有效的表现。所以,碎石后可能出现结石疼痛不缓解,甚至疼痛加剧。这都是碎石的正常表现。
5、碎石沉渣:碎石后需要观察尿液中有无结石碎渣排出,做好收集送结石成分分析,为下一步预防做准备。
6、利尿:碎石后需要多饮水,大量的尿液冲洗尿路,有利于碎石的排出。饮水2-3L/天;必要时还需要辅助利尿药物的治疗排石。
7、体位:不同部位的结石可采用不同的体位以协助排石,肾盂、肾上中盏、输尿管、膀胱和后尿道结石均可不采用特殊体位。肾下盏结石宜采用头低脚高体位排石,效果则会更好。(倒立体位或者膝胸卧位)
8、药物排石:排石药物可辅助排石,加快排石的进程。
9、复查时机:
①、尿路平片和泌尿系超声:治疗后5-7天需要复查,了解结石排出情况。
②、1-2月再复查:结石即使碎成粉末后仍需复查,其目的在于:预防石街形成和肾包膜下血肿(这是碎石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复查)。
③、每年复查超声:因结石极易复发,5年复发率在50%以上,故需定期复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本文是屈颖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