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现在需要给病人做什么促醒的治疗么?——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
当然需要,而且越早越好!!!
那么,促醒治疗有哪些呢?主要分为侵入性(即有创性)促醒治疗和非侵入性(即无创性)促醒治疗,具体来说:
侵入性促醒治疗:
1.SCS(脊髓电刺激):SCS 是将电极植入在C2和C4之间的脊髓后硬膜外间隙,以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一种经典地用于疼痛和痉挛的治疗,后逐渐应用于意识障碍的治疗中,对于DOC治疗,SCS可通过提升性唤醒系统直接影响网状结构,从而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同时增强了交感神经活动,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可塑性,并激活了残余的功能皮质区域。此外,通过 SCS刺激后脑脊液中脑血灌注,和儿茶酚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SCS也会使后超氧化物自由基减少。SCS的促醒机制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2.DBS(脑深部电刺激):意识障碍的形成被认为是由于丘脑和皮质束连接结构完整性中断后兴奋性突触的丧失,从而导致广泛神经元活动的下调。DBS的理论是上调未受损神经元的功能,将脉冲电极植入丘脑的中央中核-束旁核复合体区,给予脉冲刺激以促进胆碱能和谷氨酰胺能神经元递质释放来调节觉醒。
3.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是将缠绕电极缠绕于颈部迷走神经,给予脉冲电流刺激后可影响脑干核团的纤维投射、脑内相关神经递质的改变、改善脑部血流量、抗炎效应、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和增强突触可塑性、影响脑电活动及其他相关机制。VNS作为促醒的补充手段主要治疗伴随难治性癫痫的意识障碍患者。他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非侵入性促醒治疗:
1.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是颅脑创伤早期昏迷患者治疗的可选手段。高压氧治疗昏迷的主要机制在于改善脑细胞的供氧,高压氧治行期间应结合其他治疗方式以提高出疗效果。但切忌长期、大量的做,具体原因点击高压氧词条查看。
2.药物治疗:长期昏送惠者在临床上可以选用的药物种类较多,金刚烷胺是经过论证且在脑外伤患者促醒中切实有效的药物,安宫牛黄丸作为其他药物包括钠美芬、嗅隐亭等等,但尚无较强的循证医学佐证。
3.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通过右腕部正中神经走行区域皮肤电极施加电刺激,兴奋性信号通过脊髓、脑干等直达大脑感觉皮层,之后产生广泛的大脑激活。
4.精准经颅直流电刺激:而在意识障碍的研究中,tDCS能够提高MCS 患者大脑的皮层兴奋性和连接性,而且tDCS 对皮层连接性的调控结果的差异,可以区分不同意识状态。通过各个电极逆向精准放电,多种电刺激模式促进患者意识恢复
5.经颅磁刺激:TMS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在大脑中形成足够剂量的电场,能够去极化神经元,达到调节皮层兴奋性的效果。
6.感官刺激治疗:通过综合感官促醒仪,利用情感、感觉刺激疗法可解除环境剥夺导致的觉醒及觉知通路抑制,有助于提高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及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活动水平,利于觉醒。
7.中医中药治疗:通过辨证施治,施以醒脑开窍的单药或组方,并配合穴位针灸、经络推拿等手段,可选用“醒脑开窍”、“项丛刺”等穴位,施以特殊针刺手法促醒助以综合性感觉刺激干预,对患者苏醒有帮助作用。
康复治疗:
1.促醒直立床:昏迷病人早期直立训练,肺康复,降低气管插管率。直立角度答语大于等于75度,能够实现CPR体位,垂直升降,方便转移,腿部弯曲,多体位摆放半卧休息位
2.膈肌起搏器:膈肌起搏器:1神经重症患者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下降,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提示存在呼吸功能障碍,是死亡率增高及住院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必须及时介入呼吸管理。2呼吸康复是呼吸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咳排痰能力下降;机械通气;ICU滞留预期较长;存在ICU获得性肌病等神经重症患者,均是呼吸障碍的高危人群,应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予尽早评定,介入呼吸康复。
3.吞咽肌肉刺激仪:采用吞咽肌低频电刺激、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包括舌肌被动训练、冰酸刺激、气脉冲感觉刺激、K点刺激、口面部震动刺激)等。推荐使用通气说话瓣膜,有助于促进吞咽及生理气道功能恢复,减少肺炎发生。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多数建议先拔除气管套管,再考虑经口进食。
本文是郭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