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静怡 三甲
王静怡 主任医师
陕西省中医医院 老年病科

治疗抑郁症的中西药物简介

3645人已读

尽管我们不能自己治疗抑郁症,了解一下现在治疗抑郁症药物都有哪些,对配合医生的治疗还是有帮助的。

一、西药

1.第一代抗抑郁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如笨乙肼。

(2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如丙咪嗪、多塞平

2.第二代抗抑郁

(1 )四环类抗抑郁药(HCA) 如马普替林

(2)可逆性、可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RIMA)如利培酮。

上面两类用的比较少,第三代抗抑郁药现在用的比较多。

3.第三代抗抑郁

(1 ) 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代表药物文拉法辛,起效较快且安全,具有显著的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患者依从性好,对于抑郁症患者的长期维持性治疗较有利,但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出汗、乏力、焦虑、口干、震颤和射精障碍,大剂量使用时部分患者血压可出现轻度的升高,故而高血压患者一般禁用。


(2)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ARIs)

这类药物能阻断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NE的再摄取,但不影响5-HT的再摄取,使NE系统功能得以平衡,适用于内源性抑郁症、心因性抑郁症及更年期抑郁症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失眠、出汗、便秘等。代表药为瑞波西。


(3 ) NA(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HT能抑制剂(NaSSAs)

此类药物增强NA、5-HT能的传递及特异性阻滞5-HT 2及5-HT3受体为其主要作用机制。代表药物为米氮平,对症状如快感缺乏、精神运动性抑制、睡眠欠佳以及体重降低、对事物丧失兴趣、自杀念头以及情绪波动均具有疗效。有良好的抗抑郁、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抗胆碱能作用小。该药有较好的耐受性,几乎无抗胆碱能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无影响。因此特别适宜于老年患者和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该药有时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头晕、躁狂症、惊厥发作、震颤、肌痉挛、食欲增加等副作用。


(4)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这类药物具有高度选择性,也是目前新药研发最多的一类,且已开发了近30多种此类药物。其主要不良反应小且不严重,对多巴胺、肾上腺素、胆碱能神经及组胺的影响很小。其生物利用度较高,病人的依从性较前高,服法易于为患者所接受。适用于各种类型抑郁症,是临床最常使用的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等为其主要药品。常见副作用有出现全身性皮疹或荨麻瘆、食欲减低、体重下降及偶见心律失常、高血压等毒副作用。


(5) 还有一种药物,叫黛力新(Deanxit),它是由2种药物组成的,氟哌噻吨0.5mg,是作用于DA(多巴胺)受体的,美利曲辛10mg,可抑制突触前膜对NE和5-HT的再摄取,所以治疗中-轻度焦虑和抑郁的效果比较好,且价格相对便宜(每天5-6元),起效快(约3-5天),副作用较小。是目前抗抑郁药品中较常用的。

二、中药

从多种文献的整理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治法临床较常用:

1、疏肝理气法:用以治疗肝郁气滞型,报道的方剂有小柴胡汤、柴胡舒肝散、逍遥散、越鞠丸等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2、 清肝泻火法:肝郁化火者治以清肝泻火法,治以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等。

3、化痰开郁法:用于痰湿郁结型,治以涤痰解郁,方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菖蒲郁金汤等。

4、补益心脾法:用于心脾两虚型,治以健脾益气养心,以归脾汤、小建中汤为代表方。

5、滋养肝肾法: 用于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者,一贯煎、百合地黄汤为代表方;偏于阳虚者加味二仙汤为主。

三、有关养心开郁片的研究:

养心开郁片是我具有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11.1.0024716.1)的科研药品,由人参、黄芪、五味子、贯叶连翘等组成,功效为养心开郁清心安神。适用于抑郁症常见的气阴两虚兼有心火上炎的证型。我的团队历经十余年的临床使用和科学研究,部分阐明了它抗抑郁的效果。

动物实验表明:养心开郁片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的食欲和快乐体验能力及兴趣,提高其好奇心及活动;提高其记忆获得和记忆保持能力。能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脑内5-HT和NE的含量,表明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5-HT和NE再摄取有关。其作用与氟西汀相当。同时采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的焦虑模型,证实养心开郁片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与地西泮相当。

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分时段给药的方案进行非劣效性临床研究。2006-2009年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共135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养心开郁片组(治疗组)90例,盐酸氟西汀组(对照组)45例, 2组HAMD-17提示中-轻度抑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养心开郁片有减轻中-轻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作用,于服药2周后起效。服药6周后,症状和他评、自评心理测验量表均改善明显,与盐酸氟西汀相当。从中医症状及SAS评分观察,有一定抗焦虑作用。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


王静怡
王静怡 主任医师
陕西省中医医院 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