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医生说之吃篇】你娃吃对了吗?
有天闺女来接我下班,忽然问:妈妈,小儿推拿到底给小朋友看啥病?
略做思考后我回答:就是让小宝宝们吃好,喝好,拉好,撒好,睡好,气顺……
同事笑称,总结到位!
俗话说,一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哪个养娃的家庭不是一把辛酸泪……
如果能把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给管理好,那这个家庭真的是非常难得,棒棒哒!!!
然而现实是骨感的——小儿难养。今天先说说如何通过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练就一个吃嘛嘛香的小吃货:)
平稳渡过四个期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尽量不吃茵栀黄口服液,特别是一出生就显得脾胃不足的婴儿,避免服药后出现大便不调,或便秘或泄泻;可适当推迟疫苗接种;如果不惧怕婴儿肤色变黑,也可选择蓝光照射;也可选择小儿推拿退黄。
二、厌奶期
拒母乳、拒据奶粉、拒辅食、拒各种药,请选择小儿推拿。
三、辅食添加期
时间:6个月以后,脾胃不好的孩子,可适当再晚点。
顺序:蔬菜→主食→肉蛋奶→水果,每一种食物更替频率为3天一换,如果是易过敏的宝宝,可以7天1换,以发现是否过敏。
制作:米粉、面条和各种菜泥、肉泥请自己做,拒绝购买成品;请刀切,拒绝打泥。
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单一到混合;食物多样化,不要每天重复吃同样的食物;按一日三餐与家人共同进餐;1岁时以辅食为主,以奶为辅,1.5-2岁与家人进相同饮食,但应少油少盐;今早让孩子自主进食,无论用手或用勺。
四、呼吸道感染后恢复期
呼吸道感染后由于疾病本身的消耗,加上用了大量的、多种的、中西结合的寒凉性药物,宝宝脸色发黄发锈,精神萎靡,脾气暴躁,敏感脆弱,吃饭不香,睡不安稳,容易出汗,大便不畅……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已经好了,上述症状时间长了就会慢慢消失,很多脾胃不好的孩子都是从这时候埋下了病根,等过一两年再来治疗,问题已比较棘手!此时,请选择推拿调理,事半而功倍。
还要做到六要点
一、饮食量请与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匹配
请找到自家娃吃不撑饿不着的点儿,要恰到好处,并根据热量消耗情况随时调整;请不要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吃的合适之标准:
① 到达了日常饭量,小宝表示还想再回碗,此时请果断喊停;
② 吃的不一定多,但每餐很有食欲,吃得很香甜;
③ 看舌苔和大便是否正常(附舌苔,大便图略)。
有神的舌头:舌体适中,舌色淡红,苔薄白均匀。
二、三餐的时间、数量及种类规律
请不要爱吃的暴饮暴食、不好吃的一口不吃;请不要在三餐间隙随意进食,让宝宝的脾胃歇一会儿;请合理搭配主食、蔬菜、肉蛋奶等,避免种类过于单一或复杂。人体除大脑富于变换外,身体的其他部分都是越规律越健康。
三、拒绝零食、高热量食物及生冷寒凉等食物
请让孩子和所有零食say byebye,零食除了好吃别无优点;请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外面吃或吃外卖;拒绝高热量食物及生冷食物,冰火几重天,最后热无去处、寒无去处,只好走旁门左道(上嗓子、起皮疹、发烧、大便臭秽、反复腹痛、长久干咳等)。冰火几重天就好比这千层面,寒热交错,不易消散;且千层面富含高热量的芝士,小朋友慎用。
四、请不要把二水(水果、水产品)当饭吃
水果并不能替代蔬菜,水产品适合少量摄入;如西瓜、甜瓜、梨、甘蔗等性质过凉易伤阳,樱桃、桂圆、荔枝、榴莲过热易伤阴;如鱼生火,蟹寒凉,家长们也反馈某些上呼吸道疾病吃完鱼蟹立马加重。正当大闸蟹时令,中国人讲究吃,大闸蟹要配红糖姜茶,才能做到寒温搭配、肥而不腻;一顿吃三,是暴殄天物,更是对宝宝脾胃的不负责。
五、生命在于运动
每天户外2小时,最好能达到脸红出汗、心跳不快,特别是那些饭量少、挑食、四肢皮肉松弛、弱不禁风、26℃恒温的小朋友。参加各种攀爬活动、甚至手足并用,增强四肢肌力,锻炼协调平衡,助力消化功能。
六、如果孩子脾胃功能正常,不额外添加其他非食物类营养素
服用保健类复合维生素并不能替代从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过量补充钙、铁、锌也会引起相应的副作用;某些保健品可能还含有性激素,诱发性早熟。
本文是高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