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寸丽苹 三甲
寸丽苹 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中国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专家共识

3044人已读

概况和背景

2010年全国迎来第4次人口出生高峰,预计新生儿数量达到1300万/年;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健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2007年调查显示: 2~3岁幼儿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的仅有3.7%~5.1%。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基本上所有的生命过程均需要钙的参与。人体不能自身合成钙,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因素使钙摄入长期不足时,会产生各种症状,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钙缺乏在尚未被发现前,就可能已经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并为成年期的某些慢性代谢性疾病埋下隐患。 绝大多数婴幼儿家长都会出于预防保健的目的,为0-3岁婴幼儿补充钙剂。但由于家长关于儿童的喂养和营养知识缺乏,导致婴幼儿家长在婴幼儿补钙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如,凭测定血液中钙浓度来判断钙缺乏,补钙过程中不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摄入量,不清楚如何选择适宜的钙补充剂和不同钙剂成分及含钙量,不知道该何时服用和服用多长时间等,甚至个别家长过度担忧,对于该补钙的婴幼儿不敢补充,以致影响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 儿童保健工作者肩负着指导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的重任,为帮助儿童保健工作者更新和掌握有关合理补钙的知识,中国医师协会特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就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进行讨论并达成本共识,希望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指导家长给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并避免过量补充。

mmexport1572655123801.jpg

注:

1、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是健康个体膳食营养摄入量的目标值。

2、膳食钙的推荐摄入量包含饮食摄取的钙和其他方式补充的钙。

3、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值,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至于损害健康。婴儿(0-12月龄)钙摄入耐量上限还不确定。

我国0-3岁婴幼儿实际钙摄入状况

0-6个月

母乳/婴儿配方奶是主要膳食钙来源,母乳含钙量约为30mg/100ml,配方奶含钙量依生产厂商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基本范围为45-60mg/100ml不等(母乳中钙的生物利用度(58%)大于婴儿配方奶(38%),因此婴儿配方奶中的钙浓度按母乳进行了相应的添加),可根据每日饮奶量计算钙摄入量。计算公式:摄入钙量/日=奶制品钙含量(mg/ml)×奶制品摄入量(ml/d),每日饮奶量达到600ml以上者能基本满足钙的需要。

7-12个月

奶类(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和辅食是膳食主要构成,奶类仍是膳食钙的主要来源,应继续根据每日摄入奶量计算实际钙摄入情况。达到600ml以上者能基本满足钙的需要。

1-2岁

奶类及其制品仍是膳食钙的主要来源,每日饮奶量达到400ml,再加上其他食物提供的钙,可满足每日钙需要。

2-3岁

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全国调查显示,2-3岁幼儿膳食钙摄入严重不足。合计男童摄入量达到达到适宜摄入量的仅为3.7%,女童为5.1%。

mmexport1572655120938.jpg

钙实际摄入状况普遍不足的原因

1、膳食结构

中国居民膳食钙的食物来源不尽合理,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而富含钙的食物摄入量较低,我国居民中牛奶的消费率较低,每人每日平均消费量仅为27g。奶类只提供了4%的钙。

2、胎儿期储钙不足

母亲妊娠期钙和(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致使胎儿期钙储存不足,造成婴儿出生早期钙缺乏。

3、出生后喂养不当

母乳不足及母亲摄钙量不足,导致乳汁含钙量低[6]。断母乳后未用配方奶或其他奶制品替代。添加辅食后,膳食中缺乏足量奶类等高钙食物或果汁、碳酸饮料等挤占奶类摄入而影响钙摄入。

钙缺乏的诊断

钙缺乏的诊断可依据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骨矿物质检测结果等综合判断。

高危因素

长期膳食钙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导致致肠道吸收不良,是导致钙缺乏的主要原因。 婴儿期是一生中骨钙沉积比例相对最高的时期,2岁以下婴幼儿,因生长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对钙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是钙缺乏的高危人群。 患腹泻、胃肠道疾病时,肠道钙吸收利用不良,也容易引起钙缺乏。 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以及肝脏、肾脏疾病而影响维生素D活性,也是造成钙缺乏的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

婴幼儿钙缺乏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患儿表现为多汗、烦躁、易激惹、枕秃、出牙延迟、囟门晚闭以及睡眠不安、生长痛、关节痛、心悸、失眠等非特异症状。严重钙缺乏导致骨矿化障碍,出现骨骼的改变如:鸡胸、手脚镯征等临床表现。新生儿期可因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和钙缺乏而导致低钙血症,致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抽搐,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

检查

mmexport1572655118650.jpg

0-3岁婴幼儿补钙途径

膳食

除牛奶外,其他食物同样可提供钙质,下表是常见食物提供300mg钙需要的量。

mmexport1572655116291.jpg

*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计算;其他常见食物提供300mg钙一般需要1.5kg以上的原食物。

*在含钙丰富的食物中,只有鲜奶和酸奶为液态食物,比较容易达到消费量。

钙剂补充

当膳食钙摄入不足或存在其他钙缺乏高危因素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钙剂补充。这是保证摄入足量钙的有效途径。婴幼儿补钙主要选择口服钙剂,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醋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磷酸氢钙。下面分述各种钙剂类型的特点。

mmexport1572655113851.jpg

为便于快速了解常见婴幼儿钙,特将主要钙补充剂比较如下

mmexport1572655110756.jpg

婴幼儿选择钙剂的原则

目前市场上的钙制剂品种繁多,如何合理选择钙制剂,尤其是给婴幼儿选择合适的钙剂,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是选择钙剂的原则。

钙源安全

动物骨骼、牡蛎、贝壳等由于受到环境的污染,易含有铅、砷、镉等有害重金属,长期服用以动物骨骼、牡蛎、贝壳为原料的钙剂,安全性较低,而从矿石中加工提纯的精制碳酸钙安全性较高 。辅料添加少的钙剂安全性高,建议给婴幼儿挑选不含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成分的钙。

钙含量充足

选择钙元素含量高的钙剂可减少购买钙剂的经济成本,还能减少服用次数,便于喂养。

天然食品口味

口感与钙剂原料成分、辅料品种组成等都有关系。婴儿的味蕾正处在快速发育期,越接近天然食品味道的钙剂越有助于婴儿的味蕾的发育。钙剂太甜会引起婴儿偏好甜味食品和饮料,这容易导致龋齿和肥胖,过重的味觉刺激还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婴儿因而会变得挑食偏食,不利于成年后的健康。母乳或牛乳是婴幼儿的主要食物,奶味是最适合她们的味道。因此,给婴幼儿选钙剂,首选无味或淡奶味的制剂。有的钙剂比如活性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氢氧化钙和少量碳酸钙,尽管含钙高,但是pH>12,口感差,不适宜婴幼儿服用。

方便冲调

婴幼儿胃容量小,服药困难,应选择用少量水即可方便冲调的钙剂,如果冲调需要大量的水,不仅给服用造成困难,还可能会增加婴幼儿的胃肠负担,影响正常喂养。

婴幼儿补钙方法

补充剂量

钙补充剂量以补足食物摄入不足部分为宜.预防性补充的原则是:缺多少,补多少。补充膳食钙不足的人群,可参考下表进行预防性补充,如己经出现缺钙症状, 需要治疗时应向专科医生咨询。

mmexport1572656280259.jpg

备注

1、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时钙摄入量为1200mg/d,母亲摄入钙量低也会影响母乳含钙量,上海市母乳的电解质和矿物质含量测定显示,钙含量平均为28.3mg/100g,低于国外报道的33 mg/100g。

2、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双胎/多胎婴儿、低出生体重儿、服用糖皮质激素的婴幼儿、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需额外补充钙剂,补充钙剂的量约为各年龄段膳食钙推荐摄入量1/3-1/2,钙剂UL值2000mg/天,摄入量超过此值,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会增加,过量钙摄入干扰锌,铁吸收造成锌和铁的缺乏,服用钙剂还可能致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 可通过首次少剂量,逐步增加的方式使机体适应。

钙剂服用注意事项

钙剂不应与牛奶同时服用,如果补钙剂量较多时,应与铁、锌分开服用,在服用钙剂的同时,不应饮用碳酸饮料及泡腾饮料,它们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在饭后1~1.5小时服用钙剂最好,睡前也可服1,可减少夜间骨钙的丢失,若每日只能服用1次,最好每晚临睡前服用。

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钙吸收,维生素D还能提高骨骼利用和储存钙质的能力,减少钙从尿中的排泄。阳光照射可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补充钙剂的同时应考虑补充摄入不足的维生素D,才能保证钙被机体正常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D补充剂量及方法应向专业医师咨询。

妨碍钙吸收的因素

妨碍钙吸收的饮食因素有酒精、咖啡因、草酸、植酸等,高盐膳食增加钙丢失。蛋白质摄入对钙代谢平衡的利弊尚有争议,高蛋白膳食增加屎钙排出, 但同时又促进肠道钙吸收。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寸丽苹
寸丽苹 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