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定元 三甲
胡定元 副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消化内科

肠道菌群和炎症性肠病

3144人已读


1573041220.png

肠道微生态、粪菌移植是近来健康领域的热搜词。肠道微生态能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但有时候能被抗生素等摧毁;肠道微生态和炎症性肠病密切相关,粪菌移植有可能成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手段。

1573041222.png

肠道微生态的角色

人体肠道中寄生着大约100万亿个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肠道微生态。据推测,一个正常成人体内,肠道内的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千克,肠道菌群也占到大便干重的三分之一。此外,其包含的基因信息是整个人体基因的100倍。正常情况下,这个微生态安静的和人类和谐共处,互惠共利。肠道细菌能帮助分解人类不能消化的食物,在它们自己饱食一餐的同时,还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和短链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由于肠道是消化食物的器官,一些致病的细菌难免随着食物乘虚而入,此时肠道微生态积极的和人类一起,抵抗致病菌的入侵。

此外,肠道微生态还是人体获得强大免疫功能的“导师”,为什么?因为人类在刚出生时是相对无菌状态,免疫功能还不完善,需要依靠母亲乳汁中的抗体和致病菌作战。随着不断摄入食物,各种细菌随之定植在肠道中,他们通过自己的抗原不断的刺激初始的免疫细胞,教他们区别朋友和敌人,从而形成完善的免疫功能。它还和多种疾病有关,包括肠道菌群失衡性腹泻,甚至肥胖、糖尿病、帕金森病癌症等。由于肠道微生态的重要作用,它被医学家称为人类的“第九大系统”。

1573041224.png

肠道微生态一旦建立,会成为一个动态稳定的生态系统,有极大的抵抗外来细菌入侵的能力,是肠道易守难攻的壁垒。然而其也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年龄,遗传,饮食,和药物。抗生素的使用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尤其明显。抗生素就好比是肠道里的一把火一样,所到之处一片枯竭,这就让体内原本默默无闻地生长的艰难梭杆菌伺机大量繁殖,叛变为敌人,造成肠道急性炎症。

1573041225.png

肠道微生态和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和炎症性肠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者已经发现,炎症性肠病病人的肠道微生态组成谱和正常人有差异。此外,抗生素和益生菌的使用常有助于缓解炎症性肠病的症状。学术界也有一个 “无菌不肠炎”的说法,然而,炎症性肠病并不是简单的由于某种细菌导致的肠道炎症---我们并没有发现特定的致病菌,而是由于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的一种慢性肠道炎症状态。虽然肠道菌群很可能在这个疾病充当一个角色,但现在还没有证据支持他是炎症性肠病的“始作俑者”。总之,鸡生蛋还是蛋孵鸡,因果关系还不明确。尽管如此,实践已经表明,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能一定程度上治疗炎症性肠病。

1573041226.png

调节肠道微生态能治疗炎症性肠病吗

临床实践表明调节肠道微生态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炎症性肠病病情,但需要看病友们具体的情况分析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抗生素。目的是驱除大量繁殖的致病菌,但其应用也需要谨慎,因为使用抗生素本身也会导致肠道微生态紊乱。

2) 益生菌、益生元、益生素。很多人对这些概念傻傻分不清楚。益生菌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类有益的细菌。益生元是食物中一种不易消化的成分,但是可刺激肠道中益生菌生长或活化。益生素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代谢产物。这些比抗生素的使用相对安全。

3) 肠道菌群移植,又称粪菌移植,就是把健康人体的肠道菌群“移植”到病人的肠道,重建肠道微生态。这细细理解起来可能有些不雅,但不是想当然的“吃shi”,而是能救人一命的治疗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粪菌移植的原型,《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等著名医书都有记载,如“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当然,现代医学推崇“文明”的移植:通过口服纯化的肠道菌群胶囊口服,或者协助胃镜/肠镜放送。它现在还已经被美国指南推荐位难治性艰难杆梭菌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法。

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艰难杆梭菌感染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灵感。目前,粪菌移植治疗的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的如火如荼。一些临床研究表明粪菌移植能缓解炎症性肠病的症状,但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胡定元
胡定元 副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