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肺部真菌感染该怎么治疗?如何进行预防?
肺部真菌感染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人数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但是临床上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往往比细菌感染会更加复杂,疗程更长。因此需要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及早进行预防。
什么是肺部真菌感染?
肺真菌病,指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指肺和支气管的真菌性炎症或相关病变,广义地讲包括胸膜甚至纵膈。肺部是内脏真菌感染的首发部位,多发生于基础免疫状态较差的患者中,严重者治疗难度高、病死率高。
肺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两种。原发性感染以外源性为主,如积肥污染人们生活或生产环境,其中带有真菌孢子侵入呼吸道而发病;继发性真菌感染则是由于肺周围器官感染的真菌直接蔓延而来,或为远处器官感染的真菌经血行或淋巴播散至肺部。多在糖尿病、血液病、恶性肿瘤、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基础上发病,或因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使体内菌群失调、免疫反应低下而诱发。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增加、肿瘤及器官移植患者的显著增多,各种广谱、强效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公众问题。然而关注肺部真菌感染的人却比较少。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营养状态、纠正贫血和粒细胞减少等。
(二)由于真菌细胞和人类细胞相似,因此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以下几种。多烯类(两性霉素B)、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类、嘧啶类(氟胞嘧啶)。
过去十年中,有大量新型抗真菌药物问世。当选择抗真菌药物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感染的真菌是哪一种,同时通过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感染的特点及不同药物之间的优缺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三)在我国,常见的肺部真菌病病原体主要包括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少见的有毛霉菌、组织胞浆菌和球孢子菌。
(四如何进行早期甄别:对于那些免疫功能低下、经积极抗生素治疗症状和影像学无好转的患者,应高度警惕真菌感染,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缺陷个体中。临床医生需关注那些可能提示为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如:持续性肺部浸润,伴或不伴纵隔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肺部和脾脏弥漫性钙化肉芽肿,特别是那些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这些浸润病灶对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
症状: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可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血痰或咯血等。
相关检查:胸部CT是诊断肺部真菌病的重要手段。
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是肺真菌感染诊断的最重要依据。
如何预防肺部真菌感染
(一)居家人群
1. 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
2. 避免滥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3. 避免共用发刷,梳子和毛巾,因为它们可能含有与皮肤真菌菌落片段
4. 为避免脚气,应该使用备用鞋,每2、3天换洗
5. 在真菌孢子较多环境中工作时戴口罩
6.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水平
7. 防止鸡粪、鸟粪和鸽粪污染空气
8. 在家吸氧或者雾化的朋友应注意吸氧管或雾化器清洁和消毒
9. 提高免疫力:人体有良好的对抗真菌的机制,所以提高和保持免疫力是根本。注意充分休息,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住院患者:
加强医院管理、控制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重症监护病房的空气净化、呼吸治疗装置的消毒、化疗患者的层流病房等。
本文是文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