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智 三甲
杨智 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

传染性软疣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19863人已读
患者:米粒大小的疙瘩,2、3个月,无明显不适症状。 用镊子夹过,好了,可别出又发生了。 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会不会长很多,发病原因是什么。 无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杨智:传染性软传染性软疣是属于病毒科的传染性软疣病毒(molluscum contagiosum virus , MCV)感染而发生的良性皮肤病,俗称水瘊子,中医称鼠乳。一、病因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是双链DNA 病毒,属于痘病毒家族, Chordoopoxvirinae 亚家族的一个成员,并且是软疣痘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其特征在正水痘和副水痘之间。该病毒的大小约100×200×300nm,基因组含有185000~195000碱基对。二、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如集体居住之间因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而感染。 2、性接触传播,通过性器官表面直接接触传播。 3、间接接触传播,如在公共场所浴池或游泳池间接接触传播。 4、自体感染,患者自身皮疹因搔抓导致扩延。三、发病机制因为传染性软疣病毒不能重复性的在细胞培养中生长,故本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MCV感染是一个伴有限制在角质细胞的细胞质内病毒复制的一个皮内过程。病变可表现为一个局限的肥大和增生性皮炎,由增强的基底细胞分裂而引起。这种基底细胞比通常细胞大而更呈柱状,并有细胞内原生质包涵体。在细胞转换中早期的增殖可扩散进基底上层。随着DNA合成的增加,棘细胞层中的有丝分裂减少了。细胞增殖中产生叶状上皮生长,其表现为乳头状,当叶间纤维使之隔开,便表现为尖端突出的梨形。四、临床表现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皮损为粟粒至绿豆大圆形至半球形丘疹,皮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皮疹小者中央微凹如脐窝,从中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皮疹散在分布或密集成群,但互不融合。好发躯干、四肢,及阴部、肛门、面颈部。病程一般为6~9月,亦有数年者。可自行消退,不留瘢痕。全身泛发,并且迁延不愈者应警惕HIV感染。五、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病变主要在表皮。表皮高度增生而深入真皮,其周围真皮结缔组织受压而形成假包膜,并被分为多个梨状小叶,真皮乳头受压,而成为小叶间的异常狭窄的间隔,基底细胞大致正常。六、诊断标准 1、皮损处为粟粒至绿豆大小呈半球形丘疹,色乳白或正常,表面光滑,中心脐窝状孤立散在,刺破后可挤出白色粉状小体; 2、好发于躯体、四肢;自觉瘙痒; 3、多发于儿童、青年,有接触传染史; 4、组织病理有典型改变。七、鉴别诊断 1、角化棘皮瘤:该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90%发生于暴露部位,皮疹初期为肤色或红色小丘疹,经过约2~8周迅速增大至0.5~2cm直径大,呈半球形结节,中心呈火山口样凹陷,内充以角质物,本病有自愈趋向。 2、粟丘疹:该病是一种常见的表浅角蛋白小囊肿,常见于足月新生儿和成人,皮疹为表浅的珍珠白色球形丘疹,主要分布于颜面部。八、治疗 1、全身泛发者可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 提高机体免疫力, 降低发病率;美替沙腙,首次口服1.5g,以后每6小时口服700mg,连用8次。 2、局部处理:常用的方法是用刮匙刮除或用小血管钳夹住疣体拔除,然后外涂2%的碘酊或石炭酸,也可用液氮冷冻法、电干燥法、化学腐蚀剂。九、健康教育处方 1、当发现皮肤出现丘疹, 要到医院诊治, 得到及时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住此病的蔓延。 2、由于本病具有接触传染性, 搔抓以后可在正常皮肤处出现新的软疣而造成皮损, 因此应劝告患者尽量不要搔抓, 如为小儿患者, 可在临睡前将小儿的双手稍加约束, 或戴手套, 以免在睡眠中抓破皮肤造成到处蔓延。 3、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澡, 洗澡勿用搓澡巾搓澡,以免损伤皮肤, 引起病毒感染, 造成自体接种。要勤换内衣, 公共场所不和他人共用生活用品, 尽量不到消毒不严格的公共浴池、游泳池活动。 4、消毒内衣, 在进行治疗的同时, 要经常把内衣、床单、毛巾煮沸消毒, 或用能杀灭病毒的消毒液浸泡, 如将“84”消毒液配成1 份原液加200 份清水的浓度, 浸泡衣物5~10min, 并经常翻晒患者的贴身物品, 以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5、此病可通过性传染, 要杜绝不洁性交和其他性乱行为。 6、治疗后的前3~5天, 最好不洗澡, 保持创面干燥, 只将内衣换下消毒, 并用0.5% 碘伏每天3次消毒创面, 防止感染。 7、若治疗后发现皮疹未清除干净或又长出新疹要再次到医院进行同样的治疗, 直到治愈为止。 8、增强体质, 因为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只有当免疫力下降时, 被传染的机会才会大大增加。
杨智
杨智 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