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宇 三甲
王宇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肝胆外科

肝癌会遗传?肝癌的筛查与预防指南,将肝癌遏止在摇篮中

1878人已读

都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胃痛你有感觉,但是没有人会说肝疼,一旦一查出肝的病,往往都是晚期了......

肝脏是一个不存在末梢神经的“沉默器官”。即使发生病变,早期一般没有痛感,不像胃肠、心脏等器官那样一旦受损便会剧烈疼痛。因此,“木讷忠厚”的肝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更需要我们的细致呵护。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班、应酬、熬夜是家常便饭,饮食不规律、配搭失衡、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使我们的肝脏承受巨大的负荷,造成日积月累的损伤,甚至导致病变。

肝癌,就好像有隐身术,一直潜藏在我们身边,然后在最后时刻猛然现身。早期肿瘤比较小的时候,无任何症状,加之人的肝脏没有痛感神经,所以在临床症状中,很多肝癌患者早期并无任何异样,也不会感到身体不适;而当出现症状去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恶化为晚期,所以,很多人往往一查出肝癌就已经是晚期了。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 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治疗难度大,且死亡风险高。及早发现和预防是远肝癌威胁的重中之重,除了提到的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若平时有出现这些症状也一定要小心,因为这是肝癌的常见症状。

肝区疼痛:一般肝癌发生最常见的症状即肝区出现疼痛。

食欲减退:生活中,往往我们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都会归结到胃口不好,其实,出现食欲减退也有可能是肝癌在作祟。同时,出现饭后腹部饱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时,也应该去查查是不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消瘦乏力:肝癌患者到了晚期,还有一个明显症状就是全身消瘦乏力、体重降得快。

经常性发热:

如果患有肝癌,患者也会经常出现发热的症状,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发热或午后低热或驰张型高热。

肝癌治疗难度大,而想做到最佳的预防效果,需要人们以良好的平常心态来面对,积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性,规避恶性刺激。

肝癌会遗传?肝癌的筛查与预防指南,将肝癌遏止在摇篮中

肝癌会遗传?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时,生长因子异常导致细胞异常分裂的结果,是肿瘤相关特异的基因表达异常所致,这就涉及到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使得细胞里与生长调控有关的基因结构或者功能出现了异常。

肝癌属于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的疾病,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肝癌虽然没有确切的定论具有遗产性,但是却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

之所以说肝癌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倾向,是因为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而病毒性肝炎携带病毒的垂直传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水平传播可能使家庭成员患上肝炎,再加上家庭成员之间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基本相同,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也基本相等。

所以可以说肝癌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因大部分还是以外因性为主,遗传因素仅仅占小部分。

另外长期处于受污染的环境中、使用霉变的食物、大量吸烟喝酒、过度的劳累等也会促进肝癌的发生。

黄曲霉素和肝癌有什么关系?

黄曲霉素——这个隐形杀手有点毒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划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当机体食入黄曲霉毒素后,其在肝内可很快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物质,并可与大分子物质结合。其AFB1代谢产物可能是一种环氧化物,可与DNA分子的鸟嘌呤残基在N7位行共价键结合,改变DNA的模板性质,干扰DNA的转录。从大量的肝癌病人中已测出抑制基因P53的密码子249G至T的转変,提示P53中这一特异取代,可能是黄曲霉毒素引起基因改变的特征,从而间接支持这一真霉菌素的致癌作用。

黄曲霉素如何防?

日常生活中,农副产品较易感染产黄曲霉毒素的霉菌。普通的消毒方式高温(100度沸水5 分钟)是无法消灭黄曲霉素的。为减少接触黄曲霉毒素,建议:

1. 仔细检查日常食用的全谷物和坚果中是否有霉变,并丢弃看起来发霉、变色或萎缩的东西。

2.尽量不要囤积食物,购买新鲜且未经长期运输的谷物和坚果;如果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的不要买;购买坚果应尽量选择小包装。

3.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生产日期较近的食用油及米面等农副产品。

4.勤洗手。除了食物,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污染有黄曲霉毒素,勤洗手是远离毒素最基本的做法。

5.吃坚果尽量不要用嘴破壳。用手或工具剥,坏的不要吃,尽量减少黄曲霉的污染。

怀疑是肝癌时要做什么检查?

(1)超声检查。目前肝胆的B超检查是肝癌筛查最经济最方便的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肝脏的肿瘤,包括肿瘤的形态以及大小和部位。特别是有慢性肝脏疾病的患者,建议每半年行一次B超检查。

(2)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是目前肝癌筛查较敏感的指标,但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都会升高,临床上有30%的肝癌病人甲胎蛋白不高,因此一定要结合B超或其他影像学的结果检查。而且需要注意的是,AFP升高,也不一定是肝癌,因为活动性肝炎、生殖系统肿瘤也会发生AFP升高,但AFP持续升高强烈提示肝癌。

(3)CT或者核磁(MRI)检查。两者不是筛查的首先,但是在B超发现不明占位的时候,可以通过两者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及确诊。

(4)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包括每半年一次的抽血化验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如超声诊断为肝脏占位,还需检查肝癌标志物(AFP、CA199等)、强化MRI或强化CT等检查。

肝癌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早期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效的将肝癌遏止在摇篮中!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宇
王宇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