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于代华 三甲
于代华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三医院 重症医学科

ICU揭秘

2299人已读

ICU,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收治的都是极其危重的患者。

ICU,一个离希望更近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很多人获得了生的希望……

或许因为事关生死;或许因为“家属免进”,或许因为被称为“最贵病房”,每天费用动辄数千甚至上万……这里被盖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1. 什么是重症医学科?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即通常说的重症监护病房,是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可以得到最好的救治效果。ICU拥有层流净化系统、中心监护系统、床旁可视对讲系统、输液管理系统、呼吸机、除颤仪、血气分析仪、纤维支气管镜、床旁血滤机、便携式超声机、心肺复苏机等各种高级生命监护和支持治疗的设备,能够进行各种危重症疾病的治疗。

2.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住ICU

ICU收治患者主要包括下面几类:

(1) 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必须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和支持治疗的患者;

(2) 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

(3) 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支持的患者;

(4) 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紊乱的患者;

(5) 休克的患者;

(6) 严重感染的患者;

(7) 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需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患者;

(8) 急性脑功能障碍如昏迷、抽搐的患者;

(9) 意外灾害性疾病,如各种中毒、溺水、触电的患者。

3. 为什么ICU抢救成功率更高?

这里集中了全院最先进、最齐全的抢救设备。一张小小的病床旁仪器的造价就达几十甚至上百万。”在ICU病房,每个病床旁都配备了具备心电、血压、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及有创压力监测功能的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器、输液泵、降温毯、可视喉镜等十几种急救设备和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所以ICU更像是一座守护生命“避风港”,能够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救治。器官功能替代技术为生命的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肝脏和肾脏衰竭了可以用CRRT替代,呼吸衰竭了可以用ECMO替代,心脏衰竭了可以用IABP辅助。虽然这里离死亡很近,但是借助这些强大的技术支持,患者离生的希望更近了……。

当然,除了仪器,人也是ICU里的关键,因为患者的成功救治,和医生的精心管理和护士的精细护理关系更大。

ICU的治疗特点是个体化、精准和目标滴定式治疗。个体化:危重患者病情复杂,每个人的治疗方案各不相同,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精准:根据患者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肺炎,针对不同的致病菌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目标滴定式治疗: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抢救危重症患者,我们一般会预先设定治疗目标,同时应用多种治疗手段,尽快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脓毒症的集束化治疗:补液、病原微生物检查、抗感染、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乳酸测定等)。

4. ICU的特级护理包括哪些内容?

ICU,一般每个患者配一名护士;患者较多时,每两张床也至少要有一名护士,另外还配备有护工。除了参与抢救外,各种基础护理比如翻身叩背、雾化吸痰、给药注射至少都要每小时一次,而像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病情观察、采血化验,则是随时的,还要负责给患者喂饭、清理大小便、擦浴身体、活动肢体等,这些都必须确保床前24小时不离护士,而且还要精细照顾、随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和异常体征。ICU的精细护理不仅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还包括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对规范化护理的要求精细到了具体的动作,足有几千条。ICU的精细护理,是家属无法替代的。

5. ICU是如何抢救病人的?

ICU实施24小时监护制度,由医生和护士全方位负责照料病房里的患者。ICU医师必须具备多个方面的技能,例如心肺脑复苏,呼吸支持,床旁血液净化,根据持续的心电监测识别并处理心律失常,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各种化验结果做出快速反应并立即给予反馈治疗,对各个医学专业疾病进行紧急处理等能力,所以说,ICU的医生通常都是多面手,相当于特种兵。因为需要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强度很高。ICU是其他临床科室的后盾,ICU的建设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救治水平。

  1. 6. ICU到底贵在哪里?

ICU的费用贵主要还是源自于病人的病情危重,因为病情重,导致需要监测的指标多,需要给予的支持治疗项目多,病情变化太快,又需要对各项指标反复检查。还有一些耗材的使用、药品的大量消耗、血和血制品的使用以及监护费用等。另外ICU的硬件配置费用十分高昂,每张病床配备的医生、护士人数也较普通科室更为密集。不过,医院对ICU有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患者可以报销的费用比普通病房更多,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入住ICU,有的家属怕花钱,往往犹豫不定,结果延误了病情,当患者病情进展到抢救阶段,不得不送入ICU抢救时,花费会更高,预后也可能更不好。因此,如果病情危重需要入住ICU时一定要及时入住,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给予恰当的处理,病情稳定后就可以尽早转出ICU,这样病人整体的医疗花费会大大降低,疾病恢复效果也更好。

7. ICU为什么不能让家属陪护?

为保证室内空气净化,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ICU是一个与外界隔离相对无菌的环境,有利于患者康复。此外,在重症救治的过程中,许多的抢救治疗措施,对家属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冲击,不适宜让家属在现场旁观。现在国内的ICU一般会安排家属每天有探视和与医生沟通病情的机会。

8. 哪些患者不适合继续积极治疗?

疾病因人而异,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

ICU的医疗资源有限,如果是下面这几种人群,不建议继续积极治疗:

(1)高龄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预后不好的病人;

(2)晚期的恶性肿瘤的终末状态;

(3)疾病进行性加重,已经完全不可逆转的病人;

(4)脑死亡或永久的植物状态。

这几类病人其实不大适合太高强度的治疗,即使是维持治疗也难以看到希望,我们会如实告知病情且充分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

医疗圈流传过一个段子说“我们所有人的归宿都是殡仪馆,全在排队,医生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人插队……,我觉得这句话也不全对,医生的作用和医学的进步不但能防止某些人插队,还能阻止整个队伍前进的步伐,并且还让大家用健康的身心欣赏沿途的风景。


于代华
于代华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三医院 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