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要清淡,肠胃才清静
众所周知,清淡饮食是健康饮食的必备要素。清淡是首要原则,少荤油,远离煎炸、烘烤、红烧、麻辣食物,以保养脾胃。多吃清凉食品,如菊花茶、绿豆汤等,注重千万不要过量,且应将这些食物列入全天摄入总热量的统计表,在主食中去除相应的一部分。
控制饮食,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让胃肠道休息,可让肠胃感觉更舒畅。鸡、鱼、虾等食物都是餐桌的主要菜肴,加上频频饮酒,或冷热食物混杂,都会造成胃肠负担,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大鱼大肉若无节制,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的紊乱,轻则腹胀、便秘、胃口差,重则可能出现呕吐、精神呆滞及发低热。由于内热也容易造成外感,所以有些人还会因此引发感冒。
清淡的饮食,就是平常说的“粗茶淡饭”。主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为主。清淡饮食不是完全的素食,肉类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完全素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对肉类要少食、淡食。烹饪以清蒸、水煮为主,减少煎炸,少放油盐,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味。这样既可保证充分的影响摄入,还可减轻胃肠道负担,杜绝出现肠胃功能紊乱。
但清淡饮食也不意味着缺油少盐,有些人认为,“清淡饮食”就是缺油少盐的饮食;还有些人认为,所谓清淡,就是最好别吃肉,只吃蔬菜和水果。于是,人们开始刻意追求这样的“清淡饮食”:放弃所有动物性食品,放弃油脂,放弃盐和酱油、咸菜等等,每天用蔬菜和水果代替所有的食品,直到精神不振、全身无力,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矫枉不能过正,这样的“清淡饮食”,特别是长期缺乏蛋白质和脂肪的饮食,会给健康带来更大的威胁——营养不良使人的抵抗力急剧下降。
的确,我们提倡清淡饮食,但前提条件是:食物应该多样化,主食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满足人体基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提倡清淡少盐,对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量加以控制,避免过多的胃肠道刺激,减轻胃肠道负担,才能真正地促进健康。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高杰主治医师共同撰写本文)
本文是胡良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