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海
副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高钾血症选择氯化钙还是葡萄糖酸钙?
2093人已读
使用钙剂拮抗高钾血症的心脏毒性是防治高钾血症的第一道防线。常用的钙剂包括氯化钙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二者常用的浓度均为 10% 的溶液,由于氯化钙分子中钙含量相对较高,每 1 毫升 10%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 27.2 mg(0.68 mmol)元素钙,而对于 10% 葡萄糖酸钙溶液,每 1 毫升溶液中,仅含有 8.9 mg(0.22 mmol)的元素钙。
看上去,氯化钙溶液由于钙离子含量更高,似乎更适合用于拮抗高钾血症的心脏毒性,但是氯化钙溶液在静脉输入过程中,如果外渗到组织中会导致组织坏死,因而,通常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做为输液的通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氯化钙的应用。 相反,葡萄糖酸钙溶液对血管和外周组织的损伤就小得多,因而,可以通过外周血管途径进行输液治疗。
一般的用法如下:将 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 mL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100 mL 中缓慢静滴,20~30 min 滴完,以避免高钙血症的发生,并使得钙离子能够均匀缓慢的分布到细胞外。
本文是程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