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心科普】心律失常的生活小常识
王申张文昶校 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
一、什么叫心律失常?
心律是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人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像钟摆一样“滴答”“滴答”,非常稳定地按照一定的节律跳动。如果心脏跳动的节律失去规律性,则称为心律失常。
二、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由于人们习惯了心脏有条不紊地跳动,因此,一般不会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但一旦心脏的跳动失去了原有的规律,就会感到不舒服,有的感到“心脏忽然停顿一下,像乘电梯一样有一种坠落感”,有的感到心脏突然猛烈冲击胸部,有的则觉得“心脏快跳到喉咙里了”,更多的是觉得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猝死。如果有以上症状,应警惕自己患了心律失常,须及时到医院心血管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三、心律失常的辅助检查
常规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DCG)、电生理检查、运动试验等。
四、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
1、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一个正常的心脏,有很好的代偿和调节能力,当心率增快到180次/分,仍能满足心排出量。当心率减慢到40次/分时,甚至30次/分时,亦能维持足够的心排出量,维持正常血液循环状态,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但如果心脏有病变,心脏功能不正常时,便失去了代偿和调节能力,引起心排出量减少,使血压下降及血液循环障碍。如果心房收缩功能失常,或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出量下降30%左右,引起患者心悸、胸闷、无力等症状。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药物、电复律、射频消融或安装起搏器等,纠正心律失常,便可维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
2、减轻或消除症状:多数心律失常的患者有一定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无力等症状,甚至影响睡眠、工作、休息及日常生活。如果得到及时治疗,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预防猝死:心源性猝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死亡形式,猝死的病例中,有80%-90%的患者死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并发室颤,其余10%-20%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和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电活动,但听不到心音)。因此抗心律失常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对预防猝死起到一定的作用。
五、心律失常的健康指导
完全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
1、预防诱发因素,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感冒发烧,盐摄入过多,血钾、血镁低等。
2、进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戒烟、酒,不宜饮浓茶、咖啡。
3、生活规律,按时睡觉、起床,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
4、定期门诊随访,检测心电图,学会自测脉搏,自我监测病情,家属学会心肺复苏术,以备应急。
5、安装起搏器者,外出时随身携带诊断卡,注明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起搏器型号,以备急用。
6、合理用药 有些病人往往听信病友的建议,自行改药、改量,这样是很危险的,不同的心律失常用药也是不同的,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是我院重点学科,下辖五个专业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心脏监护中心(CCU)、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心和心脏功能室。凭借在心血管领域的专业成绩,于2012年被美国心脏学会授予为“美国心脏学会专业示范中心”。2017年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授予为“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
学科带头人丁春华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研究员,是我院从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心脏中心引进的归国专家,专业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专注于心律失常相关疾病的诊治及研究工作,曾电击除颤174次成功抢救恶性心律失常伴心衰患者。担任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客座教授、心律失常专业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心律》杂志编委、美国《循环》、美国《应用生理学》等杂志审稿人。美国心律协会会员、美国华裔心脏协会会员、北美华人生物医药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电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心电学学会常委、北京心脏学会委员等。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医师7人,研究生导师1人,博士后2人,博士4人,硕士16人,是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具备心血管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我部医护力量雄厚,分为心律失常组、冠心病介入组、心脏重症组、药物治疗组、心脏外科组,致力于为病患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的、安全的、高效的心脏医学服务。我部目前有床位74张,其中重症监护床位9张,配备有多项指标监测的惠普(HP)监护设备、除颤设备、临时起搏装置、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DSA)、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及具有组织斑块分析功能的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IVUS)以及Carto、Ensite等三维导航标测系统等各种诊断、治疗设备。
我部心内科技术精湛,开展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血脂、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规诊疗,同时常规开展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介入诊治技术。心内科在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和起搏器/ICD植入治疗、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治疗等均处于国内领先行列。
我部心血管外科实力雄厚,是中心重要的亚专业组,医疗队伍力量强,全部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学历,开展的业务涵盖了包括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大血管病介入及全弓置换等开放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各类心脏外科手术,复杂重症心脏术后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手术设备先进,体外循环技术优良,监护水平一流,手术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每年复杂重症手术例数稳定在150例左右,并且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极低,在患者中有良好的口碑。
我部充分发挥心血管内外科的优势,在北京西区率先成立体外生命支持团队,开展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成功救治了多例常规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危重症病人,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心脏医学部历经40余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科室。科室在医学科技、管理制度、学术交流、文化建设和医患和谐上创新,以人为本,为心血管患者创造最好的治疗环境、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开展介入手术:
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复杂冠脉介入治疗
2. 导管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
3. 三维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治疗:房性早搏(房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4. 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晕厥
5. 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
6. 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心律失常
7. 晕厥或头晕倒、家族、先天性或复杂心电图的心内电生理检查等
8. 房颤左心耳封堵术
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
1.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
2.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及成形手术
3.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4. 大血管病介入
5. 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术
6. 复杂重症心脏术后切口感染
北京市预约挂号:http://www.bjguahao.gov.cn/hp/appoint/132.htm
★ 如网络和电话号满,可尝试到医院自助机或窗口挂号
自助机挂号:门诊楼大厅的自助机可挂当天号源及预约挂号
微信预约挂号:搜索公众号 “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 关注即可微信预约挂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15号航天中心医院康复楼7层 100049
乘车方式:乘坐地铁1号线在玉泉路站下车,由B2口出站,向北乘坐运通114、941快、专110、612、481、610、389、78、507等公交车(1-2站),在航天部医院下车,马路对面即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