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勇 三甲
王勇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介入科

静脉血管堵塞的防与治

2225人已读



我们人体也存在快速交通道:那就是循环血管(动、静脉)。

image.png

人体静脉有深浅之分,深部静脉承担了90%以上的静脉血液回流,属于主干道,浅静脉类似于次干道或者小街巷。他们也会堵车,一旦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主干道血液回流障碍,就会造成下肢肢体肿胀疼痛,严重者导致肢体坏死而需要截肢。



image.png

突然出现的下肢疼痛肿胀、皮温升高伴颜色发红,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可明确深静脉血栓诊断。


交通堵塞?请警察帮忙!


血管堵塞?找血管专家!


接下来,根据您的病情,十八般武器轮番上阵,药物、滤器、导管、球囊、支架、医用弹力袜已成为目前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方法。

image.png




治疗效果显著

耄耄之年的赵奶奶和而立之年的李先生均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虽然影响到日常活动,但都以为吃些药就行。但随着病情进展,他们双双败下阵来,下肢肿痛,膝盖无法屈伸,裤子穿脱都困难。

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诊疗科,经过系统、规范的药物联合微创治疗,复查造影时深静脉(主干道)都会恢复通畅,浅静脉或曲张静脉(羊肠小道)消失,两位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image.png


由于相当一部分医师或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或存在经济、治疗并发症等方面的顾虑,下肢深静脉血栓没有得到早期、规范的治疗,非常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后综合征(PTS)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后综合征(PTS)?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管腔堵塞,静脉瓣膜结构和功能受损,静脉血流受阻,静脉高压形成,下肢淤血、水肿,组织缺氧导致代谢产物聚集、组织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肢体肿胀、肌张力增高、浅静脉扩张、小腿足靴区色素沉着、皮肤增厚粗糙、瘙痒、湿疹样皮炎,甚至慢性溃疡。


image.png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后,在早期、足量、足疗程的抗凝治疗基础上,通过积极的腔内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后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减少对今后日常生活的影响,避免过早失去劳动能力。


下肢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小贴士:

1.健康人群应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2.减少吸烟,减少微小血管痉挛

3.避免久站或久坐,乘坐长途车、船、航班时,宜间断离座、活动;

4.最关键的预防还是认识到静脉血栓发生高危因素,提前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医院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势在必行。


image.png


王勇
王勇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