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树全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吃什么能够抵御新冠肺炎

发表者:段树全 人已读

新冠肺炎肆虐后,人们都被限制在家里,大家不约而同的都会谈到:“吃了睡,睡了吃,每天看着体重秤,喝水都长肉!!!”

久违的居家催生出了多少厨师!但是您都吃对了么?

新冠肺炎下,吃什么能够预防呢?既然是肺炎,是病毒,抵抗病毒最好的办法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统,那么如何能提高免疫力呢?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最终可以产生抗体而自愈。但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菌群失调,并发严重的肺部继发感染和过度的免疫反应,会导致死亡。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往往是呼吸道病毒疾病的易感人群,新冠病毒肺炎的感染发展成重症的几率更高,更需要注意通过饮食改善菌群。

增加膳食纤维可减少新冠肺炎重症风险!

先来看一组专家的建议:

1.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的基础上适当加量;不吃野生动物;

2.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3.适量多喝水,每天不少于1500m,不喝含糖饮料;

4.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要偏食,荤素搭配;

5.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6.饮食不足、老人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肠内营养剂,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500大卡;

7.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

8.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

mmexport1581522299188.jpg

今天主要讲----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一种多糖,它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膳食纤维被营养学界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和传统的六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并列。

膳食纤维分为两大类:

1.可溶性膳食纤维

来源于果胶、藻胶、魔芋等。可溶性纤维在胃肠道内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织在一起,延缓后者的吸收,故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2.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包括麦麸、麦片、全麦粉及糙米、燕麦全谷类食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等。不可溶性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吸收,防治便秘。

膳食纤维的作用:

(1)抗腹泻作用,如树胶和果胶等;(2)预防某些癌症,如肠癌等;

(3)治疗便秘;(4)解毒;(5)预防和治疗肠道憩室病;

(6)治疗胆石症;(7)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8)控制体重等;(9)降低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mmexport1581522302552.jpg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大应该摄入30克左右的膳食纤维。中国居民每天人均膳食纤维总摄入量甚至还不到13克。营养学家建议要多吃粗粮、杂粮和长茎的蔬菜,如,玉米、高粱、芹菜、菠菜等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对于肥胖症、糖尿病患者,以及有便秘症状的人群来说,每天应该摄入膳食纤维40克左右。

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体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mmexport1581522305589.jpg

为什么增加膳食纤维可减少新冠肺炎重症风险?

“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和发烧,会令呼吸道和肠道里潜伏的条件致病菌爆发性增长,部分病菌可能异位到脏器造成败血症等并发症。管理好菌群有可能大幅度降低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可发酵型膳食纤维本质是结构复杂的碳水化合物,作为优质能源物质可促进有益菌丛生长,压制病菌的增长,减轻有害的炎症反应,特别是减轻肺部的过度的炎症反应。

一项新国际研究显示,多摄入膳食纤维和酸奶,无论单独还是同时摄入都表现出降低肺癌风险的效果。原因可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中含有益生元,也就是一些可以被肠道菌群消化的化合物;而酸奶则是益生菌的常见来源,益生元和益生菌都可以改善和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

有研究还表明,每天增加15克的全谷物食品摄入量,各种慢性疾病的总死亡率和发病率大约就会下降2%至19%之多。而且全谷物摄入量占比越高,非传染性的疾病风险发生率就会降低13%至33%之多。

mmexport1581522308880.jpg

怎么知道自己的膳食纤维吃够了没有?

若膳食纤维补充够了大便的屎臭味会显著减轻;大便的颜色会从发黑变成发黄;大便会从稀溏发黏变得成形而且不沾马桶。

若蛋白类的食物过多,自己不能有效消化吸收,就会有一部分蛋白被肠道细菌利用而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这时大便是臭的,颜色是深的,且发黏,在马桶上冲不走,适当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大便很畅通,黄色的,比较松散,也没有臭味,说明调整地比较好。

声明:本文内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文是段树全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