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雪不可忽视的运动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
滑雪已成为冬季一种非常时尚的运动方式

适当的滑雪
并且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
做好足够的防护
能够起到很好的健身和娱乐效果
但是
和其他高速运动一样
滑雪也存在运动损伤的风险
有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的损伤
有些损伤甚至还比较严重
比如膝关节韧带的损伤
有来自国外滑雪胜地的报道显示,与滑雪相关排第一的膝关节损伤是内侧副韧带,其次是前交叉韧带损伤。有些滑雪胜地报道的内侧副韧带或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高达20%以上。

下面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两种膝关节运动损伤
我们先要知道
什么是膝关节韧带损伤?
为什么滑雪会容易造成这种运动损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所受杠杆作用力最强的一个关节。在膝关节内部和周围,主要有着四组韧带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包括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当膝关节受到的外力使关节活动超出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时,则会造成膝关节周围的韧带拉伤、部分断裂甚至完全断裂,被称为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十分容易出现在一些高速运动中,如篮球、足球和滑雪等运动。
既然膝关节内部和周围有着
复杂的多根韧带进行保护和稳定
为什么滑雪最容易损伤的
会是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呢

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
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的
解剖特点以及损伤机制来进行解答
解剖特点

内侧副韧带
内侧副韧带长约8~10cm,呈扁宽三角形,一般分为3层,第一层由表层腓肠肌等筋膜构成;第二层为浅层,起源于股骨内收肌结节之下,止于胫骨内面;膝内侧关节囊的一部分构成膝内侧副韧带的深层。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周围最强大的韧带结构,拥有很好的血供和神经支配。
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平均长度约31~38mm,根据其止点纤维的不同分布和屈伸过程中纤维紧张度的差异,一般认为前交叉韧带纤维可分为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这两束韧带纤维连接股骨与胫骨,是膝关节内部最强大的韧带结构。膝关节伸直时,前交叉韧带呈扁带状,后外束紧张;膝关节屈曲时韧带扭转,前内束紧张。
损伤机制

内侧副韧带损伤机制
滑雪运动中,在做小回转或大回转时小腿经常做外旋或外展姿势,这些姿势容易带动内侧副韧带“扭转”,在超过内侧副韧带能够承受的力量时,就有可能造成撕裂。另外在有些动作失控时,使得膝关节受到过度外翻的力量,也会引起内侧副韧带撕裂。

可能引起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滑雪姿势
前交叉韧带损伤机制
在滑雪过程中,身体的运动速度较快,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或者技术还不够熟练的时候,一些特殊的姿势就会造成前交叉韧带损伤。
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
要尽量从基础动作做起
熟悉熟悉再熟悉
而对于想要挑战高难度的人来说
下面这些容易造成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动作
也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
了解滑雪中容易造成的两种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缘由后
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进行
膝关节韧带滑雪损伤后的诊断
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 | |
临床表现 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时,膝部内侧常突发剧痛,但又很快减轻,有些甚至还可以可以继续运动或比赛。但随后疼痛又继续发作并加重(局限于膝的内侧),伤处可有明显压痛。由于伤后保护性肌挛痉而致膝关节呈屈曲状,被动伸直有抵抗感。触摸膝关节会发现在股骨内髁至胫骨内髁部的区域内,可找到明显的压痛点或皮下瘢痕结节。 | |
特殊检查——外翻应力试验 ![]() 膝关节屈曲20~30°,一只手固定住大腿、另一只手将小腿外翻时,在韧带伤处可产生剧烈疼痛甚至内侧关节间隙被打开的感觉。 | |
影像学检查 X线显示膝关节内侧间隙的增加,往往间接提示可能存在内侧副韧带的损伤,而磁共振或超声检查能够清楚的显示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 |
临床表现 韧带撕裂时伴有撕裂声和关节错动感,关节内出血,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多数不能继续从事原来的运动,甚至伸直和过屈活动受限。 | |
特殊检查 (1)浮髌试验阳性 患腿膝关节伸直,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有浮动感觉;松压则髌骨又浮起,则为阳性。 ![]() 浮髌试验 (2)Lachman试验阳性 膝关节屈曲15°~30 °,一只手固定股骨,另一只手上抬起胫骨,观察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移,与健侧比较前移度增加提示ACL损伤。 ![]() Lachman试验 (3)前抽屉试验 屈膝90°,检查者对胫骨近端施加向前的力量,与健侧比较前移增加提示ACL损伤。 ![]() 前抽屉试验 (4) KT-2000检测 KT-2000能够帮助检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程度并确定治疗方案,与健侧相比松弛度的增加往往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 KT-2000检测 (5)轴移试验 握住患者小腿后将患者膝关节伸直,施加外翻应力后逐渐屈膝感觉膝关节外侧有没有滑动或弹跳感,当有弹跳感甚至交锁感时往往提示轴移高度阳性,提示在前交叉韧带的同时还伴随膝关节次要稳定结构的损伤。 ![]() 轴移试验 | |
影像学检查 X片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帮助不大,MRI和超声能够很好地显示关节内积血,前交叉韧带的肿胀或连续性中断。 |
内侧副韧带损伤后的治疗

内侧副韧带股骨侧撕脱骨折
撕裂的内侧副韧带嵌顿

内侧副韧带深层胫骨侧撕裂(半月板继发离心性移位)

内侧副韧带胫骨侧撕脱
1~2度的内侧副韧带损伤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保守治疗的方法通常为支具伸直位固定3周,3周后就可以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弯曲训练以及肌力训练了。
3度的内侧副韧带损伤往往只有部分患者通过严格的石膏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还有部分患者需要接受修补手术或重建手术。
有几种内侧副韧带的损伤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因为这些类型损伤不通过手术治疗的话往往很难获得满意的愈合,包括有移位的内侧副韧带撕脱骨折、内侧副韧带深层胫骨侧的撕裂、撕裂后的内侧副韧带韧带嵌顿以及内侧副韧带胫骨侧完全撕脱。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需要根据损伤的程度以及患者的运动需求来确定治疗方案,并非所有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一般KT-2000检测结果侧-侧松弛度增加小于3mm的损伤可以选择保守治疗,而大于5mm时如患者有从事1类或2类运动的需求或者是重体力劳动者的话则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同时伴随不稳定的半月板损伤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出于拯救半月板的原因,往往建议接受手术治疗。

孙主任
提示
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时机,有些人错误地理解为越快手术越好。事实上由于受伤早期多数患者关节腔积血多、肿胀明显,膝关节局部软组织还伴随炎性反应和疼痛,如果在这时选择手术治疗往往术后容易发生粘连和感染等并发症。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受伤后要经过1~3周的物理治疗消退肿痛、屈膝能够达到120°后再施行手术治疗。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技术和方案包括多种,有腘绳肌腱的单束和双束重建、髌腱的单束重建、关节外加强技术、保残重建技术以及修补或内支架技术等等,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差异、运动需求以及手术医生的经验和习惯选择术式。
滑雪运动是一项有乐趣但同时伴有受伤风险的运动,大家在从事这项运动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防护以及接受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希望大家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
也做到保护好自己
本文是孙鲁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