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后抑郁如何识别?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出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躯体症状,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大量研究发现,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神经功能恢复障碍,独立生活能力更加丧失,甚至可以导致死亡率升高。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PSD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分为核心症状和非核心症状。
PSD的核心症状:①大部分时间内总是感到不开心、闷闷不乐,甚至痛苦。②兴趣及愉快感减退或丧失,对平时所爱好、有兴趣的活动或事情不能像以往一样愿意去做并从中获得愉悦。③易疲劳或精力减退,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生活枯燥无意义,感到度日如年;经常想到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意义、甚至生不如死;严重者有自杀的倾向。
PSD的非核心症状:①生理症状,如体重减轻、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惊醒和早醒、不明原因疼痛、食欲减退或亢进、性欲减退等;②可伴紧张不安、焦虑和运动性激越等;③其他症状,如犹豫不决、自我评价降低,自责,自罪,无价值感,自杀和自伤,注意力下降。
此外,PSD还具有如下临床特点:①患者一般并不主动叙述或掩饰自己情绪的不良体验,而多以失眠、疼痛、消化道症状、流泪、遗忘等躯体症状为主诉;②有些表现为依从性差,导致卒中症状加重或经久不愈;③由于PSD患者常伴随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表现为执行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④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多为轻中度抑郁,常伴发焦虑或者躯体化症状。
此外,由于不少PSD患者存在症状不典型或交流障碍,故诊疗过程中的“察言观色”尤为重要。
推荐PSD诊断标准: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我们诊断为PSD:
A.至少出现以下3项症状(同时必须符合第1项或第2项症状中的一项),且持续1周以上。
①经常发生的情绪低落(自我表达或者被观察到);
②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③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④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⑤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⑥缺乏决断力,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⑦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行为;
⑧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⑨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B.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者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既往有卒中病史,且多数发生在卒中后1年内。
D.排除某种物质(如服药、吸毒、酗酒)或其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例如适应障碍伴抑郁心境,其应激源是一种严重的躯体疾病)。
E.排除其他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精神障碍(例如离丧)。
备注:如果A项中,患者出现了5个以上的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我们可考虑为重度PSD。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应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所有卒中患者都应获得个体化的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复发为目标。治疗剂量应个体化,初始剂量为最小推荐初始剂量的1/4~1/2,缓慢增减;药物治疗要足量足疗程,在抑郁症状缓解后至少应维持治疗4~6个月以上,以预防复发。药物正规治疗后4~6周抑郁症状无明显改善,考虑请专科医师会诊。
PSD药物治疗
1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为目前一线抗抑郁药,临床代表性的药物包括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
2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
3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代表药物为米氮平。
4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TCA药物以阿米替林、丙咪嗪、氯米帕明、多塞平为代表药物。
5其他可用于PSD的药物黛力新是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复方制剂。
6中药制剂抗抑郁的中药制剂代表药物有乌灵胶囊和舒肝解郁胶囊。
伴有严重焦虑的PSD患者,通常可联用NaSSA类抗抑郁药(如米氮平)或抗焦虑药物(如坦度螺酮);伴有睡眠障碍的PSD患者,可适当增加镇静安眠药(如苯二氮类或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类镇静安眠药)治疗;伴有严重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可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等);伴有躯体化症状的患者,可酌情考虑对症治疗。但临床医师应注意药物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感谢宝鸡市人民医院刘娟副主任医师)
本文是郑小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