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治疗方法--射频热凝神经阻滞技术
射频热凝神经的物理性阻滞镇痛效果比注射酒精、苯酚、甘油或阿霉素等化学性破坏性神经阻滞好,没有药液的毒性、流动性、扩散方向和范围难以控制的缺点,并发症和死亡率很低,公认神经射频毁损技术比注射破坏神经的方法科学而有效。
在治疗三叉神经痛过程中进行调温消融,达到整个治疗过程中病人无痛,治疗后有效镇痛的同时能保留局部感觉和运动功能的较好效果。头面痛受三叉神经支配,除第3支外均只含感觉纤维,毁损性阻滞可起到较长期的镇痛作用。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和星状神经节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和病理性神经痛有很好的镇痛效果。颈椎交感神经集中于星状神经节,故要阻滞颈交感神经丛,进而控制头、脸、颈及上肢之交感神经功能,只需作星状神经节阻断便可。若以酒精或酚甘油作星状神经节阻断,一般容易产生长期性霍纳氏症候群,为一不良之并发症,射频毁损因可选择性的对神经节毁损,故可避免此并发症为其最大之优点。射频交感神经毁损因其到位较准确,并发症比用酒精或酚甘油作毁损为少。星状神经节射频消融适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效果良好而需要长期阻滞者,因为射频仅作神经节的部分毁损,能得到较好的阻滞效果而不会出现霍纳氏综合症。方法是在X线前后位下确定和到达颈6、颈7横突根部与椎体交界处,分别造影和电刺激排除误入椎管内、神经鞘内和血管内后行射频毁损。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疼痛门诊中一种比椎间盘突出症更为常见的疾病,应用射频热凝松解粘连的肌筋膜疤痕或挛缩点,比以往使用的其他松解方法更有效和安全。电极周围组织中的离子振荡质点相互磨擦产热,在组织内形成所需范围的蛋白凝固灶。将射频针到达和热凝肌筋膜炎的触痛点,可达到分离组织粘连、松解挛缩和促进局部组织血流供应和烧灼局部增生的末梢神经的作用。仪器具有的神经刺激功能可辨别针尖所在组织的性质和针尖周围至少3-5mm以外的重要神经,尤其适合在含有重要神经的颈部或臀部等肌筋膜区域,如斜角肌、梨状肌区、椎间孔附近和大腿根部等处的治疗。尤其在这些含有重要神经的部位,射频技术辨别和消融神经的性能转变为医生准确避开神经的有效手段。射频松解技术灵活可控,能较好适应各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当治疗期间出现不舒服时可随时中止操作。
在癌症病人射频镇痛的时候,医生除了应用射频技术阻断神经镇痛外,还可作垂体射频镇痛和用射频消融技术缩小肿瘤体积,达到更明显的持久的镇痛作用。
射频消融破坏神经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我国疼痛专科将射频镇痛技术的神经辨别和可调控毁损功能的优越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射频消融治疗疼痛已从被动的毁损神经的治标疗法,转变为主动去除神经受压根源的去因治疗和调整神经传导增加神经血流的保护神经治疗。非神经毁损射频治疗大大丰富了射频镇痛疗法的内涵和应用范畴,很好地提高了仪器的开机率和射频技术的普及度,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
本文是林福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