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思源 三甲
胡思源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活血化瘀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理论和临床基础

1647人已读

有关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历代文献虽未做过全面系统的论述,但从其对“心悸”、“怔忡”等病证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外邪闭塞经络,瘀阻心脉,血液运行不畅,心血亏虚,心失所养,便可发生心悸怔忡。如《血证论》说:“血虚则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医林改错》也说:“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血府逐瘀汤)百发百中”;《济生方》谓:“有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16-18]

许多现代中医学者也认为,瘀阻心脉是病毒性心肌炎重要的病理环节。曹洪欣[19]认为,VMC多由感受温热或湿热毒邪或风寒,侵袭人体,酿成热毒,深入心包脉络, 耗损心之气阴而发病。因为心主血,热毒侵蚀必致气血逆乱,导致心中血瘀,脉络不通,临床多有明显血瘀之象。刘弼臣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之初,邪滞不去,损及心气心血,瘀阻脉络,气血失调,心律因而紊乱,出现胸痛、心悸等症,此为病毒性心肌炎在这一阶段的最基本的特征[20]。奚凤林氏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病程迁延日久,或为气虚,气虚则血运不畅,或见营血亏虚,血脉不充,循环障碍,均可致血脉瘀阻,症见面晦,唇甲青灰,心悸怔忡,心痛隐隐,短气胸闷,头晕乏力,舌质淡紫,脉涩,或散数,或伴结代等。主张采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方剂治疗[21]

综上可见,血瘀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发病之初的热毒壅滞,还是中后期的心之气血阴阳受损,以及痰浊阻滞,均可以影响心主血脉功能,形成病理产物血瘀;反过来,血瘀还可妨碍热毒的从速散解,痰浊的气化,以及气血阴阳的顺利运行与恢复,形成恶性循环,致使病程缠绵不愈。因此认为,瘀阻心脉可以贯穿于病毒性心肌炎整个病程的始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活血化瘀中药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恢复心功能、抗细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调节物质与能量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22-23],适用于包括病毒性心肌炎在内的多系统疾病。也有许多中西医学者活血化瘀法/中药如复方丹参注射液、通脉口服液、血府逐瘀汤加减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均取得了较好疗效[24-29],这些都为我们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资料与积累。

活血化瘀综合疗法是我院小儿心肌炎专科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方法。该疗法以归芍颗粒(由当归、三七、降香、赤芍等6味中药组成)为基础,同时静脉滴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兼挟其他证候者辨证治疗,功擅活血化瘀、养血通脉,属于标本同治,以治标为主之剂,切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瘀证有关瘀阻心脉,血液运行不畅,心血亏虚,心失所养的基本病因病机,既遵循中医基础理论,又与现代药理相吻合,临床工作基础踏实,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胡思源
胡思源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