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静怡 三甲
王静怡 主任医师
陕西省中医医院 老年病科

用中医药调养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二)

1511人已读

四、中医体质辨识最能体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点

临床患者的症状千差万别,体质因为个体差异也是百人百性。但是只要把握住患者的基本体质特征,再根据临床个性化的表现处方用药,往往都会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例如有一个患者,极度口渴,每天要喝大量的水(相当5暖水瓶),几乎不能离开水杯,严重的影响工作和生活。多次检查都排除了糖尿病。我接诊以后,主要想到要排除一种脑垂体的病——尿崩症。她做了头颅MR以后,果然显示脑垂体有一些异常。我就让患者到西京医院去进一步明确诊断。一周以后,她再次复诊,告诉我西医专家认为脑垂体是囊肿,经化验垂体激素完全正常,因此西医也就认为没有什么可治了。我就根据她的阴虚体质,让她服用补肾滋阴的膏方,并针对症状又开了汤药,一个月后的复诊,患者的症状已经大大减轻,非常高兴。现在正在服第二个疗程的药。

还有一个例子。我在临床近两年已经有2例了。都是30多岁的女性,可能是在门诊人围得很多,不便于讲,只说准备怀孕,希望把身体调养好一些。她们两人的主要体质都是阳虚,都以服用温补肾阳的膏方为主,结果她们都在怀孕以后的咨询中,才告诉我,都是很长时间怀不上,而妇科的详细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其中一例是第一次怀孕后,不明原因胎死腹中,后来几年都怀不上了。我不是妇科医生,也不看不孕不育,但是在中医体质辨识的指导下,应该说抓住了患者体质偏颇的关键,通过正确的调和阴阳补虚祛实,治好了所谓的“疑难杂症”。

所以我们真的要相信“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发掘整理加以提高。”而体质辨识,就是整理提高的一个硕果!

五、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调养

有疼痛、麻木、肿胀、活动不灵等症状,可以将主要的体质用膏方或中药调补,同时用中医的整脊、推拿、针灸、足疗这些经络调理的方法来达到行气活血、疏肝解郁、祛风除湿等功效。

中医的推拿疗法其实是最绿色的疗法,除了颈肩腰腿痛等的治疗之外,定期的专业的全身按摩和足疗,对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也可以针对体质,通过对相应腧穴的重点按压,对疼痛、麻木的经络进行经气的疏导。也可以加一些能被皮肤吸收的精油(玫瑰-美容护肤,薰衣草-疏肝解郁,红花-活血化瘀、生姜-温阳暖胃等)等介质来强化作用。

足疗其实也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的,泡脚能解乏这是最普通的生活常识。足部的敏感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身的状况。我在几年前,曾经请一个有大学文化、很有经验的足疗师给我做足疗。她在做的时候,询问我心肺是否健康?乳腺是否有病?我每年体检,因此一概予以否认。她说,好像有问题,而我很不以为然。几天之后,我出现右侧隐隐胸痛,经检查是有一根肋骨出现裂缝骨折。这才回想起前几天下雪,我踩在大理石路面时摔了一跤,当时穿的很厚,没蹭破皮,也就觉得没事了。足疗师在心肺的反射区发现异常,所以才有了上述的故事。

所以,外治法领域是中医学的非常宝贵的遗产,可惜我们还重视不够,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大家其实可以对照相关的脏腑,自己常揉揉这些部位,也是有好处的。

六、进行中医药调养的策略

1、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混合体质的人居多,约占到80%。在医生开处方时可以分开来开,使一副药的成分不过于复杂,而相互有一些目前还不知道的反应。补虚用膏滋较多,祛实如果没有合适的中成药,就可以用汤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体化。两种交替使用,患者可以不用天天喝苦汤。

2、也可以先针对最主要的体质进行调养,待其减轻后,再兼顾其他体质。例如,气阴两虚兼湿热的体质,湿热很重,舌苔黄厚腻时,补气滋阴的膏方可能使湿热更难祛除,就可以先清利湿热,待舌苔较薄以后,再与补气滋阴的膏方交替应用。这个方法也适合养生方法的指导,患者可以在一个阶段以一种体质的养生为主,否则将无所适从。

3、中医药的调养可以早期连续服用3个月至半年以上,有的也可以要求服用一年以上。状态明显的改善后,可以每年冬天服用3-4个月,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4、膏方应该尽量不用有毒、有小毒的药,或者现代研究证明有较大副作用的药,如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比如:

常用的有毒药物:各种虫类(全蝎、蜈蚣、蟄虫)附子、半夏、南星等。

有小毒的药物:吴茱萸、花椒、川楝子、麻黄、延胡索、鱼腥草、苦参等。

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马兜铃、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细辛等。

是药三分毒,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达到治病的目的必须要用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所谓“以毒攻毒”,治病时一种药的应用时间也不会太长。但是调养因为时间长,而且主要是提高健康水平,所以应尽量地避免使用有毒性的药物。

七、不要道听途说,随便买一些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来吃。

1、有一些人,常到超市或药店自己买一些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或打粉、或泡酒、或制成膏滋服用。我看见很多超市都有出售“固元膏”之类的东西,它肯定不是适合所有人的补益品。

2、有一些人,跟着潮流走,跟着微信养生。今天吃醋泡鸡蛋,吃得胃酸增加,胃脘难受。明天吃阿胶,其实阿胶是很滋腻的,而且有的口感不好,湿热体质的人吃了,会舌苔更加厚腻,头闷脑胀等许多症状。后天又开始服三七粉。三七粉一定要有气滞血瘀的体质因素才能吃,它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有活血止血的功效,肯定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

告诫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偏颇来吃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养生。

八、吃某种蔬菜或水果可以治疗或预防百病是伪科学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吃蔬菜或水果可以治百病或无数好处的说法,是不靠谱的,有广告之嫌。特别是有的帖子,罗列了一大堆的水果蔬菜,每一个针对一种癌症,可以预防甚至可以治疗的说法更是谎言!且不说他拿不出任何有“循证医学”(有严格科学设计的、大样本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证据说明它的真实可靠,而且,全身所有的组织都可能发生癌症,你吃得过来吗?吃多大量可以防癌?这其实根本不具有操作性,是伪科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科学的休息)

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自我保健

让我们做一个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都健康的人!

王静怡
王静怡 主任医师
陕西省中医医院 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