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尾骨骨折脱位怎么办?
尾骨骨折、脱位明显多于骶骨损伤,尤以女性为多,这可能与女性腰骶角大,骶骨较后突的解剖特点有关。多见于日常生活或运动损伤,如跌倒后臀着地,地面突出物直接撞击尾骨部所致,比如下台阶时不慎摔伤。由于成年人尾骨融合为一整块骨质,所以尾骨脱位必伴有骨折。
诊断尾骨骨折除了需要依据外伤后骶尾部疼痛以外,还可以借助X线片检查来印证医生的判断,此外肛门指诊对诊断帮助较大(但非必须),这是因为X线正、侧位片,虽可判定尾骨损伤情况及程度,但尾骨变异较大,如先天性钩状尾骨,酷似脱位,或为陈旧性损伤,X线像有时难于区分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加以判定。若为新鲜性损伤,肛门指诊除有直接压痛外,触及尾骨末端时可出现剧烈的间接压痛而得到鉴别。
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3~5天,可逐渐下床活动。坐位时可垫以充气垫或海绵垫(见下图),以防尾骨受压。骨折有移位者,可在局麻下通过肛门指检法行手法复位,用示指向后压尾骨远骨折段使其还纳。但由于肛提肌牵拉作用,复位后的骨折难免再移位,不作复位。软组织愈合后疼痛消失,多不遗留病废。慢性期可行理疗、坐浴,尾骨疼较重者,可行局部封闭或低管封闭疗法,每周1次,3~4次为1个疗程。症状顽固者可酌情考虑尾骨切除术,术中需要注意保护肛门周围括约肌及其支配神经。
尾骨骨折早期只要行走无明显疼痛是不限制正常行走的,但是坐着肯定不利于骨折的愈合,应该尽量减少坐着,可以多卧床休息,躺平了比较安全。尾骨骨折1个月部分患者仍有些疼痛,这时候可以垫一个坐垫以隔开尾骨区域以减少尾骨骨折部位的受力。
本文是孙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