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门瘙痒症介绍
【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
1. 外感风邪 外感风邪,或风热相聚、风湿挟热,留滞于肌肤腠理之中,结而不散,而成瘙痒之症。
2. 血虚生风 皮肤腠理需要气血荣养,血旺则光华润泽,血虚不能濡养皮肤凑理生风生燥则伴痒。
本病是一种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多为阵发件,一般仅限于肛门周围,有时也可蔓延至会阴部及阴囊部,多见于中青年。其发病率为0.17%。本病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除了与肛门湿疹类似的病因外,还可能与遗传有关。据统计,有60%瘙痒症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个主要特点是瘙痒剧烈,临床常见因湿润、衣裤磨擦等诱因引起肛门局限性瘙痒发作。夜间安静时,湿热或就寝时瘙痒加剧。阵发性,有烧灼、蚁爬感。持续时间长,影响睡眠,可造成神经衰弱。患处因瘙痒常搔抓而破溃、糜烂、出血;有结痂、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皮肤增厚呈苔藓化。瘙痒常蔓延至阴囊、会阴、女性外阴。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表现特点,一般容易诊断。鉴别诊断同肛门湿疹
【治疗】
(一)—般治疗
解除原因,避免诱因,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积极治疗肛瘘、肛裂以及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二)中医中药
1.三子洗剂 五倍子、地肤子、蛇床子各15g,可加入消炎收敛中药如茵陈、苦参等。水煎后,先用其蒸气外熏肛门约2~3分钟,待药液不烫时,坐浴约15~20分钟,每日1次,10~15天为一疗程。
2.针灸 梅花针点刺肛周皮肤,可有立即止痒的效果。或选用大椎、肺俞、三阴交、血海、长强等穴位也有止痒消炎的作用。腕踝针疗法,对瘙痒也有良好的疗效。
(三)全身性治疗
瘙痒剧烈时可口服止痒药物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等。更年期或老年患者可适当外用性激素,如乙烯雌酚等。
(四)外用药物
2%樟脑霜、5%硫磺煤焦油软膏、1%薄荷炉甘石水粉剂、皮质类固醇制剂如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等涂擦患处。
(五)局部注射疗法
1.美蓝肛周皮内或皮下注射 美蓝2m1加1%利多卡因20ml,肛周皮内或皮下多点注射。一般首次注射多在皮内,以后可改为皮下注射。一次注射约10ml,也可根据瘙痒的程度而增加剂量,但一次不超过20ml。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多次注射可造成皮肤局部溃疡,注射过深,可造成肛门失禁。
2.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以盐酸异丙嗪2ml,配以1%利多卡因10ml,一次性均匀注入皮内或皮下。如1次效果不佳,再次注射需间隔5~7天。
(六)手术治疗
经上述各种治疗不见好转并反复发作者,可考虑行感觉神经末梢切除法(Ball法)治疗。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在肛门两侧距肛缘1cm处各作一半环形切口,切开皮肤,在皮下向肛门内外做潜行广泛分离,皮肤对口缝合。还可采用瘙痒皮肤切除术,若切除皮肤范围较大,可采用皮瓣移植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