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良姿势如何影响颞下颌关节?
结构姿势链的解释
结构姿势链指的是骨骼静态位置对其相邻结构的影响。当我们做小幅度抬头/点头的动作时,可以体验到上下牙齿之间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活动。这就是结构姿势链的影响。
颈椎关节和颞颌关节就像是一对咬合在一起的齿轮,抬头时下颌牙向后移动(如图,颈椎好比下方的齿轮,颞下颌关节好比上方的齿轮),产生颞颌关节后方压力。相反点头时下颌牙向前移动。同样的,颈椎做其他的动作,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的活动或压力变化。
人体有非常多这样的例子,不仅仅是颈椎,可能腰椎也通过多个齿轮样的关系影响到颞颌关节,所以经常听说有些病人的颞下颌关节紊乱源于臀肌挛缩。下图示意多组“齿轮关系”的影响。
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对健康人群的研究发现,与自然姿势位时比较,下颌骨髁突活动度在军姿头位时较小。在头前伸位时较大,下颌骨髁突活动度增加,从而加重颞下颌关节不稳定。(大家可以尝试在不同头部姿势下体会张口的难易程度或张口幅度大小)。
功能姿势链的解释
功能姿态链指的是下颌骨、舌骨等关键节点对附着在这些结构上的肌肉的动态影响。如下图,红色阴影表示的是肌肉,这些肌肉连接着下颌骨/枕骨与肩胛骨\胸骨(中间可能通过舌骨转接)。如果存在头前伸的不良姿势,头部和胸部的垂直距离减少,胸锁乳突肌就会缩短(也可能是胸锁乳突肌紧张缩短引起头前伸姿势)。
同时,下巴与肩或胸部之间的横向距离增加,通过“舌骨上肌→舌骨→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肩胛骨”这一条拉力线(图中红色细箭头),产生了下颌骨向下和向后的拉力(图中红色粗箭头)。其中向后的应力会引起颞颌关节的压力。
肌肉群过度激活的影响
当长时间保持头前伸姿势时,颈后肌群紧张通过功能姿势链影响咀嚼肌群,使提上颌肌群持续紧张和痉挛,从而产生疼痛;翼外肌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张力增加,拉动关节盘前移位。
本文是李要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