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感冒,肺炎,傻傻地分不清楚?
感冒发烧和肺炎有时确实不容易区分,在肺炎早期,宝宝咳嗽、发热,家长们常误以为这是感冒。其实,这两者有明显区别。本文详细讲解了两者的区别,肺炎的诊断,肺炎的预防,关于“肺炎”,家长关心的问题答疑。
有一次出门诊,有个妈妈抱着2个月大的宝宝进来,说宝宝平时好好的,前几天爸爸感冒传染给宝宝。现在爸爸感冒已经好了,但孩子的病情不但没好转,今天连奶都不肯吃了,整天哭闹哄不住。检查孩子,发现孩子在没发烧的情况下,呼吸却很快很费劲,每分钟超过60次,嘴唇有些发紫,两侧鼻翼一张一弛,而且情绪烦躁,哭闹不安。孩子呼吸都费劲了,这肯定不是普通感冒,再听诊发现孩子肺部有细密的湿罗音,测血氧饱和度只有93%,这是呼吸系统严重疾病的表现,很可能是家长特别特别害怕的小儿支气管肺炎。
感冒发烧和肺炎有时确实不容易区分,在肺炎早期,宝宝咳嗽、发热,家长们常误以为这是感冒。其实,这两者有明显区别。
支气管肺炎和感冒需要在病理生理上不一样。支气管肺炎最突出的特点是因为炎症渗出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组织缺氧,然后引起一系列的改变。所以支气管肺炎最典型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困难。
肺炎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肺炎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许多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和肺炎支原体都可引起肺炎。
肺炎是感染性疾病中的头号杀手,每6例儿童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是肺炎所致。2015年全球有92.2万五岁以下的儿童因为肺炎而死亡,占五岁以下死亡儿童人数的16%,也就是说,每天都有2500名儿童因罹患肺炎而夭折。
肺炎虽凶险,但可防可治
宝宝患肺炎,确实让家长担心不已。但请莫慌,肺炎虽然凶险,却是可防可治!
说它可防是因为
医学界已经针对引发肺炎很多常见病原研发了相应的疫苗。接种Hib疫苗、麻疹疫苗、百日咳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等是能大大降低孩子患肺炎的风险。
家长如果能注意观察病情,万一不幸患病,能及时发现,则不会耽误治疗。呼吸急促是孩子气体交换障碍、组织缺氧最突出的表现。家长细心数数孩子的呼吸频率,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如果发现孩子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平时,别忘了及时就医。
可治是因为
即使宝宝病情较严重,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的症状,及时接受治疗,以现代医学的发达程度,很多宝宝仍能平安度过难关,恢复健康。
何时需要去看医生?
如果宝宝有以下情况,一定需要再次去看医生:
① 呼吸困难。
② 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关节发红或肿胀、全身酸痛、呕吐等。
③ 使用抗生素3天后还是持续发热。
有必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吗?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养成好的卫生习惯,洗手洗到位、按时接种疫苗。应尽量少带小儿去公共场所,就能很大程度避免孩子罹患严重疾病了。
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咳嗽咳久了会发展成肺炎吗?
例如我就收到过这样的提问:“孩子1岁多,咳嗽流鼻涕生病3天了。听人说咳嗽不输液就会发展成肺炎,弄不好还要抢救。真是这样吗?”
答:咳嗽不输液就会发展成肺炎这个观点显然不科学。一个孩子,病情发展会不会到肺炎的地步,主要和感染的病原体的致病力和孩子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关系。
如果感染的是致病力强的凶狠病菌,例如肺炎链球菌,那发展成为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孩子本来就有免疫缺陷病,那得肺炎的几率要比一般的孩子要高得多。
但如果是一个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感染的病菌又不是特别厉害的话,通常不会发展成肺炎。
每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孩子那么多,发展成肺炎的是少数,重症肺炎需要抢救的更是少之又少。
只要我们懂得怎么去应对,宝宝得了肺炎并不可怕,作为爸妈,首先要搞清楚感染的原因,不要自己慌了手脚哦
肺炎,简单的说就是肺部被感染。
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肺炎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孩子被诊断患上“肺炎”,家长们都会感到惊恐和焦急。其实只要获得恰当的治疗和护理,肺炎并没有那么可怕。
不要被医学名词“肺炎”吓倒
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时,不仅要了解患病的部位,而且要了解感染的原因,尤其需要了解病情的程度,千万不要被医学名词吓倒。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在呼吸系统感染的疾病中,“肺炎”只是患病部位最深的一种,而不一定是疾病病情最重的一种。
评价病情的轻、重,不是依据病名,不是依据患病部位,也不是单纯依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判断病情的轻重主要看临床表现。
简单的说,严重的“喉炎”、严重的“支气管炎”、严重的“肺炎”,都会表现为呼吸困难,病情都很重;轻微的“喉炎”、轻微的“支气管炎”、轻微的“肺炎”,一般情况尚好,病情都较轻。
急性喉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情往往比一般的肺炎还重。且肺炎经过治疗后完全可以好转的。
肺炎不一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引起肺部感染而造成肺炎的原因有很多。
大部分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有部分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也有增多趋势。
当然,病毒感染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孩子免疫系统的功能,细菌可能乘虚而入,会在原发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出现二次感染。
肺炎不是“烧”出来的,也不是“咳”出来的
不是所有上呼吸道感染都会演变成肺炎。普通感冒不会轻易转成肺炎,那些免疫系统功能或呼吸系统功能被其他疾病削弱的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才有较高的风险。
发热和咳嗽只是肺炎的部分症状,而非引起肺炎的原因。呼吸系统任何部位的炎症都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所以说发热、咳嗽不一定是肺炎。
肺炎的诊断
主要是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区别于普通感冒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是:精神萎靡,快速或缓慢的呼吸,费力的呼吸(小婴儿表现为点头呼吸),肋间、胸骨下和锁骨上的呼吸肌活动增加(即临床说的 三凹症),鼻翼扇动,口唇和鼻唇沟及指趾端发绀,咳嗽或深呼吸时可伴有胸部疼痛,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等。
为了确诊并判断肺部病灶被染的程度,胸部X片非常有帮助,血象和痰液细菌培养则有助于病原学的诊断和治疗。
肺炎的治疗和护理
保持空气新鲜流通,相对湿度60%左右;
保持呼吸道畅通,根据病情给予化痰,及时清除分泌物;
必要时给予支气管解痉治疗和氧疗。
如果是细菌或支原体引起的肺炎,要针对病原微生物使用抗生素治疗。
如果医生判断是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抗生素需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使用足疗程,不要试着自行停药。孩子在使用药物后的几天后,症状可能会开始有所好转,但一些细菌和支原体依然残留在体内,除非完成整个疗程,不然疾病很可能还会“卷土重来”,甚至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一般细菌性的肺炎,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大约持续到体温正常后5~7天;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2~3周;葡萄球菌肺炎则更加顽固,使用抗生素 治疗的时间大约持续到体温正常后2周。
Tips:孩子患呼吸道疾病期间,拍背可利于痰液排出。
肺炎的预防
婴幼儿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避免到人多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去,家中有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成人要尽量避免亲密接触年幼的孩子,如需接触要洗手戴口罩。
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还要学会咳嗽时用纸巾或者手绢遮住口鼻,养成规律洗手的习惯。
此外,按时预防接种,加强锻炼,多晒太阳,注意室内通风和保持一定湿度,及时增减衣物,营养均衡等都非常重要。
关于“肺炎”,家长关心的问题答疑
Q:接种了肺炎疫苗就不会得肺炎了吗?
A:肺炎疫苗是肺炎球菌疫苗的简称,仅对肺炎球菌感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对其余引起肺炎的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没有效果。所以说,接种肺炎疫苗后不等于不会得肺炎了,而是减少了患上肺炎球菌肺炎的机会。
Q:患肺炎的孩子,饮食上有特别禁忌吗?
A:孩子患上肺炎一般不需要特别忌口,但是由于疾病期间,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也会有暂时性的降低,所以尽量给孩子吃一些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适当增加喂奶的次数;喝配方奶的小婴儿可以适当将奶粉冲泡得稀释一些,并适当多喝水;大一些的孩子,除了饮食上注意清淡易消化,要多喝水,增加新鲜 蔬果的摄入。
Q:患肺炎的孩子需要隔离吗?
A:肺炎虽然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但是并非传染病,不需要隔离。当然孩子患上肺炎后,需要更多的照顾和休息,集体生活中的孩子可以进行居家护理,严重时要住院治疗。
Q:肺炎很容易复发吗?
A:肺炎彻底治疗康复后,并没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除非治疗时间过短或不彻底,即没有完全治愈。
相关阅读:
小儿咳嗽,教你寻找病因,如何诊断,治疗效果差原因分析,...
小儿感冒,肺炎,傻傻地分不清楚?" textvalue="小儿感冒,肺炎,傻傻地分不清楚?">小儿感冒,肺炎,傻傻地分不清楚?
本文是刘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