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老烂腿”——下肢静脉溃疡简介
“老烂腿”是一项常见的疾病,即下肢静脉溃疡,在成人中发病率高达1%~3%,而且随着年龄、BMI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常常患有静脉曲张,往往会在小腿中下段前内侧面以及内外踝和足背出现皮损,早期以潮红、水肿、瘙痒、色素沉着为主,继而发展为疼痛、湿烂、溃疡同时常伴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最终呈现皮革化甚至坏死。如果患者不注意保护,很容易造成感染,且多为不同细菌的多重感染。
下肢静脉溃疡的发生原因,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发病机制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静脉系统反流、回流不畅等,造成远端肢体淤血、组织缺氧,血浆蛋白以及炎性因子渗出,沉积在组织间隙,同时发生强烈的炎性反应,从而皮肤发生营养障碍性改变,出现坏死和溃疡形成。通过临床表现和静脉曲张病史基本可以诊断,同时,可以通过下肢静脉彩超观察浅静脉和深静脉系统是否存有回流障碍或返流;下肢静脉造影和下肢静脉CTV亦可辅助诊断;此外还可以检查凝血等辅助诊断;同时注意与创伤性溃疡、各种皮肤病、风湿性溃疡等鉴别。
目前临床上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主要在于减轻静脉回流压力,如1.浅静脉手术:曲张静脉抽剥结合溃疡周围环形缝扎、电凝法、激光或射频腔内闭塞等;2. 深静脉瓣膜成形术;3. 交通支静脉阻断;4. 硬化剂治疗术;5. 皮肤移植 等。内科治疗由于时间长,愈合慢等原因,常常作为外科治疗的辅助,常见包括阿司匹林、舒洛地特、类黄酮和各种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等,而压力治疗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弹力袜和弹力绷带。具体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制定。
如果不幸患了“老烂腿”,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久站久坐,注意护理伤口和皮肤,保持清洁卫生,饮食清淡,坚持穿弹力袜,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恶化或感染。
本文是李春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