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勇 三甲
王勇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介入科

手肿脸肿脖子粗,原来是上腔静脉阻塞!

3475人已读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咳嗽2月,加重1周”入院,外院CT提示“1.右肺上叶肿块,伴右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2.肝内多发低密度影,考虑转移瘤”。既往长期大量吸烟史。入院后组织活检,病理诊断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住院检查期间出现胸闷气喘,头颈部及上肢浮肿,增强CT检查考虑上腔静脉阻塞。


什么是上腔静脉阻塞(SVCS)?

上腔静脉综合症是一组由于通过上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受阻所致的症候群。肿瘤侵犯右上纵隔,压迫或堵塞上腔静脉,出现颜面及双上肢肿胀,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检查可见面颈、上肢和胸部淤血,水肿,胸壁静脉曲张

上腔静脉阻塞.jpg

部分SVCS可以发展为严重缺氧和颅内压增高,需要紧急处理。


上腔静脉阻塞(SVCS)如何治疗?

SVCS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及控制原发恶性疾病。传统治疗手段包括一般处理(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放疗和大剂量冲击化疗。

一般处理包括半卧位或高枕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每日出入液体量,预防呼吸道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利尿剂消除水肿。通过这样的保守治疗,部分SVCS患者症状可以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心输出量下降、气道水肿受压或脑水肿等,保守治疗常常无效。

外科手术包括肿物切除、上腔静脉松解或成形术,面临较大的手术风险和创伤,与此同时恶性肿瘤常常难以完全切除,术后极易复发,目前越来越少使用。

放疗或大剂量冲击化疗曾经是多数肺癌合并SVCS患者的标准治疗。放疗方案通常开始两到四次大剂量照射,3~4 Gy,之后应用传统剂量,每日1.5~2 Gy,直至总剂量30~50 Gy。放射剂量取决于肿瘤大小和放射反应。放射范围应包括肿瘤边缘周围2 cm。经照射,大部分继发于非小细胞肺癌的SVCS患者,在影像学检查肿瘤出现明显缩小前就出现临床症状改善。而对于化疗敏感性肿瘤患者,化疗可能优于放疗。

但无论放疗或化疗,治疗初期肿瘤不同程度增大,症状加重,1-2周内病情可能迅速进展,面临猝死风险。前期肿瘤内科收治1例肺腺癌合并SVCS患者,尝试给予大剂量冲击化疗,治疗初期SVCS症状明显加重,后转至ICU抢救,后出现严重肺部感染,生命垂危,家属放弃治疗出院。


神奇的介入还我漂漂拳!

还我漂漂拳.jpg

外科手术面临较大手术风险和创伤,放疗或化疗存在1-2周治疗反应延迟,使患者面临巨大风险。介入治疗,如上腔静脉成形术,因其创伤小、疗效立杆见影脱颖而出,逐步成为目前救治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的主要手段。


王勇
王勇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