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妇如何管理血糖?
妊娠期血糖控制不好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风险,引起妊娠期高血压、易发生流产和早产等,同时会导致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容易诱发低血糖,造成新生儿大脑不可逆的损伤等。因此加强孕期血糖管理非常重要。
妊娠期高血糖的三种情况
1: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包括1型、2型、特殊类型)。
2: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指孕期任何时间被发现且达到非孕人群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3:妊娠期糖尿病(GDM):见下
如何判断GDM?
孕期任何时间行75gOGTT:
5.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
OGTT 1h血糖≥10.0mmol/L
8.5mmol/L≤OGTT 2h血糖<11.1mmol/L
注:上述血糖值之一达标即诊断GDM。但孕早期单纯空腹血糖>5.1mmol/L不能诊断GDM,需要随访。
GDM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5.3mmol/L
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需要注意的是孕期血糖<4.0mmol/L则视为血糖偏低,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孕期血糖<3.0mmol/L则需要立即处理。所以孕妈妈们要时刻准备着食物及糖块,正确预防和应对低血糖的发生。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自我血糖监测
v新诊断的高血糖孕妇、血糖控制不良或不稳定及应用胰岛素治疗者:
每天监测血糖7次,包括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和夜间血糖。
v血糖控制稳定或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孕妇:
每周至少测定1次全天4点血糖(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
合理均衡饮食
妊娠期间的饮食原则为既能保证孕妇和胎儿能量需要,又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建议合理均衡饮食,包括非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粗粮,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尽可能选择低生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低脂少油少盐,禁止精制糖的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保证适量蛋白质摄入。
应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每日适当饮食量:妊娠早期即12周前所需能量与非孕期接近;妊娠中晚期即12周后比孕早期增加能量200千卡/天,多胎妊娠则再增加200千卡/天。
v孕期规律产检,监测体重变化,保证合理的体重增长
鼓励孕期运动
包括有氧运动及阻力运动,持续时间可从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分钟,中间可有间歇,每周宜3-4次。
运动类型推荐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其中步行是目前常用的、安全的方法,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不同的步行速度。
建议饭后30分钟开始运动,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随时携带饼干或糖果,有低血糖征兆时及时食用,避免清晨空腹未注射胰岛素之前运动。
正确使用孕期降糖药物
生活方式改变是孕期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如果不能达到治疗目标,应该加用药物治疗。怀孕时首选药物是胰岛素,所有口服药物均缺乏长期安全性的数据
v胰岛素
1:可应用于孕期的胰岛素类型:包括所有的人胰岛素:(短效、NPH及预混的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2:孕期胰岛素应用方案:根据血糖情况调整,一般对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升高,推荐三餐前短效/速效胰岛素+睡前NPH或地特胰岛素。
GDM产后管理
GDM产后可以停用胰岛素,并鼓励母乳喂养,GDM需进行短期及长期随访。建议产后4周行OGTT重新评估糖代谢状态,因为GDM母儿两代人代谢相关疾病风险均明显增加,需要长期对母儿进行随访。
本文是蒋晓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