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糖尿病,该如何自我监测末梢血糖?
糖尿病患者平时生活中对于自我末梢血糖监测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平时不测血糖或很少测血糖,偶尔测空腹末梢血糖,大多数时间是跟着感觉走。另外一种情况是频繁监测末梢血糖,血糖有波动就很紧张,一天测很多次。这两种情况都不科学,那一般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测量末梢血糖,进而调整药物保持血糖稳定呢?其实,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发病年龄、病程、用药、合并症、并发症等情况,需要采取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那么如何规范监测血糖就非常关键,下面我们主要根据用药情况及血糖是否达标来指导具体的末梢血糖监测频率。
一、仅生活方式干预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者的血糖监测:
注:1.血糖监测频率和方案需根据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水平决定,一般每周监测3天。
2.当有低血糖、感染等应激及调整治疗方案时,需采用短期强化血糖测量方法,当获得充足数据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可以改为交替测量血糖方法,当血糖比较稳定或达标后,可以采用餐时配对血糖方法,以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的影响。
二、胰岛素治疗监测方案:
注:1.√为需要测量血糖时间;×为可以省去不测时间
2.每日多次胰岛素治疗:在治疗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血糖5~7次,即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2~3点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主要涵盖空腹、睡前血糖,必要时测餐后。
知识链接:
一.血糖达标要求:空腹血糖4.4-7mmol/L、非空腹<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强调遵从医嘱,采取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二.血糖监测--时间点的慨念:
1.空腹血糖:过夜空腹8-12h后的血糖,即清晨起床后所测血糖;
2.餐前血糖:各主餐前的血糖;
3.餐后2h血糖:从吃第一口主食开始计算时间,餐后2h的血糖;
4.睡前血糖:临睡前,通常为22:00左右的血糖;
5.夜间血糖:指凌晨02:00-03:00的血糖;
6.随机血糖:除了指定血糖监测时间外的任意时间血糖。
本文是蒋晓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