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拓 三甲
王拓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是时候好好认识一下了,脑胶质瘤君!

3229人已读

胶质瘤的流行病学

1588855962.png

胶质瘤是原发于颅内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脑癌、Brain Cancer,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恶性肿瘤的40~60%不等,发病的人群中,其中一半以上为恶性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GBM)。中国的脑胶质瘤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众多的病友和我们并肩作战,首护也会给大家提供权威、专业、实用的关爱与支持,帮助我们树立信心,对抗病魔。


脑胶质瘤的WHO分级

1588855963.png

WHO分级是指世界卫生组织对疾病的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I-IV级。


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III、IV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其中Ⅰ级病变的肿瘤细胞增生能力低,不易复发,单独外科手术就能够治愈;Ⅱ级病变通常具有浸润的特性,尽管只有较低水平的增生能力,但经常复发。


III级病变恶性程度较高,多数情况下,术后应接受放疗和化疗;IV级病变恶性程度最高,细胞核分裂活跃,具有坏死倾向,术后发展速度很快,某些IV级肿瘤还可发生周围组织的广泛浸润以及脑脊液散播。


脑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和分级

1588855964.png

既往胶质瘤病理诊断完全依赖于组织学,就是主要看“犯罪分子瘤细胞”的“样貌特征”,但研究证明,长得很像的两个罪犯,可能基因突变的情况完全不同,这导致这些个体间预后有较大差异。


2016版的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引入了分子诊断概念,基于肿瘤遗传学水平的分子病理能更准确地判断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并且对组织学难以明确诊断和分级的肿瘤提供鉴别依据,说白了就是不光核实罪犯的长相,还验证他的基因突变的类型,以此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根据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16年,第四版),我们将脑胶质瘤的类别及部分肿瘤的级别总结如下:

1588855965.png

注:NOS指病理类型不明确


了解了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所对应的WHO分级,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病情状况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也可以预估疾病治疗和预后康复情况。但是有的朋友可能提出了新的疑问,不同分级和分子分型的人具体该如何治疗呢?分子分型中一些字母代号比如IDH、1p/19q等等,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


请大家不要着急,在后续的文章中,给大家一一解读,帮助大家读懂繁琐的病理报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拓
王拓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