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新忠 三甲
陈新忠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中风是我国第一死因!这4个症状要注意,如何预防脑卒中

2556人已读

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答案或许五花八门,不过从医学上来说,答案永远只有两个:心和脑。


在医学上,对于人的死亡只有两种判断,如果心脏停止跳动,则宣布其死亡;如果大脑停止工作,则称为脑死亡。


大脑需要心脏的供血来为脑细胞提供营养,而连接这两个最重要器官的通道,就是颈动脉。人体供应脑部的血管包括一对颈动脉和一对椎动脉,其中两条颈动脉供应大脑前部血供(掌管人的感觉、运动及语言等重要功能)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


那么,如果这道生命之桥出了问题,会出现怎么样的后果?



当发生颈动脉狭窄时,脑供血明显减少,一旦颈动脉狭窄部位斑块碎片脱落,就会顺血流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梗塞,导致中风。据统计,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20-30%与颅外颈动脉病变尤其是颈动脉狭窄有关。


中风、心梗、肿瘤,这三大疾病大家一点都不会陌生, 因为在中老年人身上太常见。全国约 1/5 的人死于脑血管疾病,而中风占了绝大部分。


即使中风没有导致死亡,其结果也常是失语、肢体瘫痪、丧失行动力、卧床不起……


当然,面对如此凶险的疾病,我们仍然可以去预防、去治疗。

临床上根据颈动脉狭窄是否产生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大类。颈动脉狭窄的症状主要包括:


1. 脑部缺血症状:


包括:耳鸣、眩晕、黑朦、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


2. 眼部缺血表现:


包括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在眼科寻求医生帮助之后,别忘了到“中风预防门诊”再评估一下。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


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多数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少数在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头颅CT和MRI(核磁共振)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4.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常见的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严重出现昏迷等,这在我们之前的科普文章中已经反复讲过。同时,具有对应的神经系统的体征和影像学特征改变。


许多患者临床上没有任何上述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这种类型称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有时仅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根部或颈动脉行径处闻及血管杂音。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快速发现这种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如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或斑块溃疡被公认为“高危病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谓的“无症状”,或许仅仅是因为没有仔细询问、缺少一双能够“识别症状”的眼睛!任由颈动脉斑块发展的结果就是:广大颈动脉狭窄患者静静等待着中风的到来!千万不能因为“没有识别”,就消极干预,等待中风的发生!


从源头上了解到颈动脉狭窄的原因和症状,以及颈动脉斑块会对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才能更好的帮助你加深颈动脉狭窄导致脑卒中,造成严重后果的认知,让你从颈动脉狭窄的角度,对中风有一个新的了解。



如何应对颈动脉狭窄,预防脑中风


颈动脉狭窄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颈部表现,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肥胖、高龄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这些危险因素同时容易造成冠状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等重要血管疾病。


据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报道,中风已成为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研究表明,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使接受规范药物治疗,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颈动脉狭窄是脑梗的主要原因,它的发生悄无声息,带来的后果极易致残致死,所以,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而时值春天,天气忽冷忽热,近期经历了几轮降温升温过程,幅度可达到十度以上。在这种忽冷忽热,气温不稳定的时候,正是脑中风的高发时期。存在中风高危因素的颈动脉狭窄人群,该如何防控和治疗呢?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无非就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但是具体到每一个病人的时候,绝对不是单单的药物治疗或是手术治疗这么简单。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往往和很多因素有关,比方说是否有症状,症状性的颈动脉狭窄和无症状性的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双侧颈动脉狭窄和单侧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双侧颈动脉狭窄先做什么手术后做什么手术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如果接受了颈动脉狭窄的手术,那么手术以后也必须要用药物来预防再狭窄,预防支架内的血栓形成,这也是我们预防脑中风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没有接受手术,我们用哪些药物、轻度狭窄怎么用药、中度狭窄怎么用药、重度狭窄怎么用药,这也会是你比较关心的问题。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医生、专家,他们提出了一种叫最佳药物治疗的概念,但是最佳药物治疗往往是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有些病人说波立维是一个好药但是会对波立维产生抵抗,有些人对阿司匹林副反应特别强烈,所以药物的选择也要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有些病人尤其是在颈动脉放完支架以后,需要做一个叫血栓弹力图,通过这个血栓弹力图来看一下他(她)对什么样的抗血小板药物很敏感,根据这个再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干预颈动脉狭窄,预防中风防胜于治。


我们很少见到有哪一个人因为中风(比方说偏瘫、失语、不能动),通过药物治疗、再手术又可以下地活动、又恢复了这种功能的情况极少。这种往往是因为缺血还没有造成坏死,是一个“分水岭梗死”,介于好和坏之间时通过手术、药物来使它恢复到了正常。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增加一些锻炼,达到预防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的目的,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中风。


一旦真正发生脑中风、坏死,往往就是不可逆的,所以建议颈动脉有狭窄的病人积极地治疗,防止脑中风的发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陈新忠
陈新忠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