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洁间歇导尿一问一答(2)
7. 清洁间歇导尿的如何进行?
1) 家长学会为孩子每日记排尿日记。排尿日记是记录孩子一天中的饮水和排尿情况的记录。包括饮水具体时间和量。每次排尿时间和尿量。
2) 根据排尿日记掌握具体导尿时间。导尿次数建议每日5-6次。导尿间期孩子有自主尿意也能排尿。
3) 导尿者用肥皂认真洗手,不用戴医用手套。可以购买用一次性消毒弯盘装导尿管,可以用镊子或徒手进行插尿管操作。
4) 根据孩子年龄选择不同管径粗细的导尿管。小于2岁的孩子建议使用6F(号)导尿管,2-10岁使用8 F,10岁以上可以用10-12 F。最好选用亲水性的硅胶导尿管,对孩子尿道刺激性小。使用的尿管可以清洁消毒后反复多次使用。导尿管和导尿器械消毒方式:市场上销售的消毒液、沸水蒸煮、微波消毒均可。
5) 简便的消毒方法:使用完的尿管清水冲洗干净后,装在微波炉盒或其他容器里,在蒸锅内蒸煮消毒5分钟后,存放在干净的容器中以备再次使用。尿管经多次蒸煮变黏后弃用。
8.清洁间歇导尿的具体方法:患儿采取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导尿者站在患儿一侧。用碘伏棉球对尿道口为中心约2-3cm范围的皮肤轻轻擦拭两遍。用消毒的液体石蜡油先将尿管前1/2部分进行润滑。徒手或用镊子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外口缓慢插入。男童尿道大约插入5-8厘米,女童尿道略短,大约插入3-5厘米。以尿管尾端持续出尿,证明尿管已经插入患儿的膀胱。导尿者用手固定住尿管不让尿管来回进出,让尿液自然流出直至停止。当尿液停止流出后,让患儿再用力鼓鼓肚子,将膀胱内残余的尿液彻底排出来。尿管再无尿液流出,将尿管顺原路缓慢取出,本次导尿结束。对于年龄大些的患儿可以学会自行导尿。男童自行导尿相对容易,女童开始不熟悉尿道外口位置时,可以采取坐位,将腿稍微叉开。在身前放一面小镜子,看着自己的尿道外口进行插管。
9. 清洁间歇导尿的适应症有哪些?几乎所有神经源性膀胱的患儿均是清洁间歇导尿的适应症患者。暂时还未发现神经损害的解剖学依据,但具有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以及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儿,特别是合并有肾和输尿管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前、后尿道瓣膜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了肠扩大膀胱或可控性尿流改道手术后的患儿。
10. 清洁间歇导尿注意事项有哪些?开展清洁间歇导尿之前,一定要经过专业的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做泌尿系统的全面评估。并且要以尿动力学检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下进行。导尿期间还要间隔3-6个进行复查,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每一个患儿个性化的治疗。
11. 清洁间歇导尿会造成孩子泌尿系统感染吗?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或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儿来说,其实导尿开始前,反复、发热性的泌尿系统感染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每次导尿过程貌似可以将少量细菌带入患儿的膀胱内,但细菌在膀胱内开始大量繁殖引起症状前,下一次导尿又开始了,会将膀胱内的细菌“请出来”。这就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因此,间歇性导尿非但不会加重患儿的泌尿系统感染,相反还有助于减轻和消除感染的发生。
本文是田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