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长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新技术)生物可降解支架!

发表者:彭长生 人已读

df2f157e71e7448686e860a5c5377a72.jpg

告别终身“金属心”。2缓慢降解并完全被组织吸收,不留任何支架异物在血管内,血管结构以及功能恢复至最自然的原始状态。

真正由“血管再通”变为“血管再造”

—— 它就是生物可降解支架 ——(生物可吸收支架)

一次心脏介入治疗的革命,也是介入治疗领域未来研究发展的主流趋势!

目前生物可降解支架(又名生物可吸收支架)相关产品已经面市!标志着我国BVS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冠心病,又怕“金属心”?

新型支架了解一下

医用的传统支架(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诞生普及挽救了无数的心血管病用户,为全世界心血管患者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因为其“金属”的特性还是无可避免的有诸多弊端。

研究表明,冠脉支架并不需要永久在人体内“服役”,介入术后6个月,基本就完成了血管支撑和药物缓释的作用。然而,目前普遍医用植入到冠脉的裸金属支架或药物洗脱支架,是不能通过手术取出体外的,而是伴随着患者直至生命终点。

正常的血管是具有血管弹性的,当植入金属支架后,金属支架像一个管状“金属笼子”镶嵌在血管壁内,会对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带来制约。

? 植入金属支架不当,会对血管内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会对患者远期预后带来影响,比如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一旦发生再狭窄或者血栓,需要再一次的血运重建(再次植入支架或者搭桥术)。

正是这样,科学家们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致力于研发出可让患者受益最大化的新型支架产品。

20世纪90年代时就有学者提出可降解支架的概念,21世纪初,有医疗公司推出了新型的生物可降解支架。这一新型支架是以聚乳酸为基础材料,通常在2~3 年左右在体内完全降解,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随着正常的代谢排出体外[2]

生物可降解支架在功能上,除了具有传统的金属裸支架的作用外,同时还能更进一步的拥有药物涂层,可含有利莫司类(如依维莫司)、紫杉醇等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支架内膜增生,极大的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介入手术的发生率。

新型可降解支架具体好在哪儿?

传统金属支架目前广泛应用的有两大类,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顾名思义,裸金属支架是只有金属支架本身;药物洗脱支架则是在裸金属支架的基础上,增加了抗血管内膜增生的药物,以此来降低术后多种风险的发生。那么,在临床中,生物可吸收支架与它们相比,除了可以完全降解外,还存在哪些优势呢?

1、与传统金属支架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支架内再狭窄风险更低,与药物洗脱支架相近。

2、植入后出现的不良心脏事件与药物洗脱支架没有明显差异。

3、支架完全降解后,血管内腔面积会增大。

4、相比传统金属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后心绞痛发生率更低。

5、 由于可完全降解,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后,不用过多担心未来的血管重建问题,对于可能需要的再次进行心脏支架或心脏搭桥没有过多影响。

6、由于不含金属材料,生物可吸收支架不会影响患者进行CT、MRI等多项检查的进行。

综上,从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效果优于裸金属支架,同时不劣于药物洗脱支架,甚至在完全降解后,收益可能会更高。

当然可降解支架,对病变要求比较特殊,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试用!具体还要根据医生的判断,做出最佳的选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