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已有突破
小细胞肺癌比例占所有肺癌的15%-20%,它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肺癌类型,生长快,侵袭力强,转移发生早,因此也是预后最差的肺癌病理类型。就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绝大多数已是肺癌晚期(广泛期),他们的中位生存时间(50%的患者)<10个月。生存时间超过两年的约 4%。只有小部分早期发现的小细胞肺癌经过联合手术、化放疗甚至预防性脑照射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生存。
小细胞癌与吸烟明显相关,且患者多为青中年。笔者曾经做过一组青年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发现小于30岁的青年患者中,小细胞癌的发生比例达30%以上。他们本来年富力强,家庭和美,但灾难突降,生命难以挽回,为他们治疗的一幕幕也深刻在笔者心头。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如腺癌、鳞癌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微创手术的快速进展,疗效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犹如坚冰,始终难有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40项关于小细胞癌的大型三期临床研究失败,超过60种药物被证明不能使小细胞癌患者获益。于是小细胞癌的治疗仍只有化放疗,及局限期时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
2018年世界肺癌大会,一项研究结果的公布掀开了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篇章。IMpower133研究结果发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传统化疗依托泊苷/卡铂对比单纯化疗使得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51.7%对比 38.2%)。12个月PFS即无病生存率为12.6%(化疗为5.4%)。持续缓解比例(随访13.9个月)为15%(对比化疗5%)。而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基本相当。阿替利珠单抗也因此获2019年美国FDA、2020年中国NMPA等批准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国内商品名泰圣奇。
从以上结果来看,免疫治疗药物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使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显然,进步幅度仍然远远不能达到患者的期待。小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仍然是肺癌各类型中最差的。但,这项研究无疑是30年来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突破,小细胞癌治疗的坚冰,已经开始松动。
本文是侯广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