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发表者:刘序 人已读
早在1982年腹股沟疝囊结扎术报道以来,腹腔镜疝修补术就逐渐在临床上应用开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技术也不断发展和成熟,比如说,多种疝治疗仪器的研究、医师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补片的研究开发,大大促进了腹腔镜疝修补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食管裂孔疝、切口疝以及腹股沟疝等修补中来。
1、腹腔内补片植入手术
腹腔内补片植入手术(IPOM)这种手术方式是在腹腔镜可视环境下,在腹壁疝缺损位置覆盖并固定补片,不做腹膜分离。这种手术主要适用于切口疝的治疗,应用在腹股沟疝在医学界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第一,腹腔黏连,直接在腹腔内植入聚丙烯补片,会导致肠管与补片直接接触,手术之后会发生肠梗塞、肠粘连的可能。第二,补片移位,因为不切开腹膜、不暴露腱膜或腹横筋膜等比较牢固的层,只是简单地使用钉枪固定腹膜,患者脂肪层不同、钉子长度有限,这些因素都会引发补片松动。第三,补片的费用也相对较高。现阶段使用的补片价格非常高,有两个不同的面,粗糙一面放置在腹壁上,较为光滑的一面朝向肠道,可以预防发生肠粘连。这种手术显著的优势就是易学、简单,操作步骤分为三步:第一,进入腹腔之后成功建立气腹。第二,将切口周围粘连切除。第三,植入补片,固定补片,修补缺损。
2、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
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多种形式的腹股沟疝,比如说,股疝、直疝、斜疝等,并且对于双侧疝、复发疝的治疗更有优势。这种手术是在腹腔镜的可视环境中,将腹膜打开,从后径进入患者腹膜前间隙,将耻骨肌孔结构解剖出来,使用大补片将耻骨肌孔覆盖,补片超过缺损部位3cm-5cm,将补片与联合肌腱、腹直肌、耻骨结节、耻骨梳韧带固定,将切开的腹膜缝合或订合关闭,腹膜化完成。因为补片位于腹膜前部位,不会直接与肠管接触,因此,可以选用价格相对较低的聚丙烯补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很多专家比较喜欢选择3-0吸收线进行腹膜缝合,不仅可以避免了B字钉枪缝合欠牢固的不足,还可以相对降低患者费用,比较符合现阶段降低医疗费用的形势要求。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之后,复发疝气的几率为0.8%-2.6%,其主要的并发症为:第一,阴囊气肿,轻微症状一般在6小时左右自行消失。第二,血清肿,血清肿的发生率约是4.1%-7.2%,比较小的血清肿一般能够自行消失,比较大的血清肿可以通过穿刺、抽吸的方式治愈。第三,神经感觉异常。如果是暂时性的神经异常感觉,也就是疼痛感出现,这可能与手术过程中皮神经挫伤有关,术后3周左右自行缓解。慢性持续性神经痛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有的时候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预防发生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的少用B钉枪。
3、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
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这类手术方式适用于多种形式的腹股沟疝,比如说,股疝、直疝、斜疝等,并且对于双侧疝、复发疝的治疗更有优势。这种手术的进行不进入患者腹腔,紧贴患者腹直肌后鞘,将腹膜前间隙解剖分离出来,成功进入腹膜前间隙之后,手术操作方式与TAPP手术操作基本相同,这两种手术方式在腹腔镜修补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等几个方面没有显出的差异性。笔者认为,因为TEP手术方式不进入患者腹腔,也就避免了腹膜缝合,手术时间相对更短,对患者的创伤更小。TAPP手术通常情况下解剖清晰,而且标志结构学清楚,比较易学。在早期TEP手术开展的时候,由于解剖面的层次不清,比较难学,这种技术掌握熟练之后,更多的医师会选择这种手术方式。在进行TEP手术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或者穿刺不小心进入患者腹腔,就可以及时的转化成TAPP手术方式。在进行TEP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足够大的补片,对于是否需要牢固的订合,现在依然存在着争论,相关研究资料证实,两种情况下,疝气再次复发的几率,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病例研究。
本文是刘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