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癌患者复查时什么指标异常代表疾病进展——基于最新2020年EAU指南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详细介绍了前列腺癌患者应如何复查(参考我之前发表的文章“前列腺癌患者到底该如何复查与随访——基于最新2020年EAU指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基于2020年EAU指南详细介绍前列腺患者在复查时出现什么指标代表疾病进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前列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判断疾病进展有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列腺癌不同时期、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在判断疾病进展时指标会有所不同。此外,即便是出现了疾病进展,也不代表要立即结束当前治疗而开始新的治疗。总体来说,疾病进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进展:
PSA进展:判断疾病进展的主要指标,在不同类型前列腺癌患者中异常阈值不同,此外,部分治疗会造成短暂性的假性PSA升高,我们称为“闪烁现象”,此时PSA升高不属于PSA进展。
症状进展:指出现于肿瘤相关的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需指出的是,症状进展完全取决于患者自身的主观评价,有些典型与肿瘤相关的症状如骨痛、尿潴留较易判断,有些非典型症状如疲乏、焦虑等难以鉴别是否与肿瘤进展相关。
影像学进展:指影像学检查中原发病灶分期提高或出现了新的淋巴、骨或内脏转移灶。
病理学进展:部分接受主动监测的患者需定期行重复穿刺活检,病理学进展指穿刺活检时前列腺癌分级(Gleason评分)升高。
以下按患者接受的治疗不同分别介绍:
1.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
A.判断指标:PSA进展
判断标准:>0.2ng/ml
说明: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6周PSA应降到0.1ng/ml以下,如术后6周PSA>0.2ng/ml,称为术后持续PSA存在;若术后达标,以后随访复查时PSA升高并>0.2ng/ml,此时指标为异常,代表生化复发。
需特别指出的是,部分患者在术后接受了内分泌治疗,也一直有患者咨询我术后内分泌治疗到底该打针还是吃药,到底要治疗多长时间。这里我可以给出明确回复,我翻阅了所有最新的指南,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答案,按照2020年EAU指南给出的弱推荐意见来看,术后内分泌治疗应至少包含去势(即打针),维持时间2-3年为宜。所以,此类患者术后PSA水平容易被内分泌治疗所掩盖,其判断PSA进展的标准应为在结束内分泌治疗睾酮恢复正常后,PSA>0.2ng/ml。
B.其他判断指标:症状进展、影像学进展
判断标准:不明确
说明:若患者术后PSA在0.1ng/ml以下且无症状,则无需行影像学检查。
2.接受根治性放疗的患者
A.判断指标:PSA进展
判断标准:较最低值升高2ng/ml
说明:接受根治性放疗的患者术后PSA下降缓慢,有患者放疗后3年才可将到最低值,因而设定某一最低值不利于监测PSA进展,目前统一观念认为放疗后复查PSA若较最低值升高2ng/ml即代表PSA进展。
B.其他判断指标:症状进展、影像学进展
判断标准:不明确
3.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
A.判断指标:PSA进展
判断标准:较最低值升高2ng/ml
说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PSA进展的阈值尚有争议,一般以放疗后PSA进展的定义来判定,即内分泌治疗后复查PSA若较最低值升高2ng/ml即代表PSA进展,此时应复查睾酮是否达去势水平。
B.判断指标:症状进展
判断标准:出现新的转移灶症状,多为骨痛
C.判断指标:影像学进展
判断标准:影像学检查出现新的转移灶
说明:当患者出现新的转移灶症状时,应行影像学检查以确诊,一般为骨扫描和CT平扫。需注意的是,骨扫描也存在“闪烁现象”,当骨扫描出现2处及以上新发病灶时,需至少6周后复查骨扫描以确诊。
4.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
判断指标:不明确
判断标准:不明确
说明:关于如何定义与判断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尚不明确,出现疾病进展后何时开始新的治疗也存在争议。不过已经肯定的是,判断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疾病进展要结合PSA、症状、影像学综合判断,单独某一项不足以代表疾病进展。
本文是王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