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就是治愈率吗?什么才叫有效?

我记得十几年前,在我上大学刚接触肿瘤的时候,老师曾经问我:小李,你知道肿瘤的治疗,什么才叫做有效吗?
我当时很傻很天真的回答:肯定是治疗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或者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吧
老师说:如果是那样就好了!
我当时不理解,不过等我做了肿瘤科医生,才明白肿瘤治疗的“有效率”根本就不是治愈率!!!甚至有一些肿瘤治疗“有效”,病人的生存时间没有延长,反而活的更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划重点】原来,目前国际上权威的西医疗效评价标准,叫做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评价标准,它认为的“有效”,是指某种药物治疗后,肿瘤的大小(病灶最长直径之和)缩小超过30%,缩小持续超过1个月,就是有效!大家觉得有没有问题?!
肯定有问题!
首先,肿瘤确实缩小了,但效果能维持多久?如果一个药物只缩小了2个月,就叫有效,而且每个月要花好几万的话,你愿意吗?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愿意!但可悲的是,肝癌的某个靶向药(我就不点名了)就是“有效”了不到3个月,就被称为“miracle”,被国外吹的神乎其神,我不得又联想到了这次“新冠”的“神药”瑞德西韦,大家自己慢慢品
其次,即使药物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缩小肿瘤,就能说它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吗?不见得!因为有些药物副作用太大,肿瘤可能小了,但是人也“没”了
再次,有些治疗方式即使没能缩小肿瘤,只是让肿瘤稳定(SD),但是改善了患者的体质,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难道不是有效吗?如果一定要追求ORR(客观缓解率)才叫有效的话,是不是太片面了呢?
本文是李佳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