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痤疮的治疗
痤疮(Acne)又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青少年,皮脂溢出部位,如面部和胸背等处,临床上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若不及时治疗,可遗留终身不愈的瘢痕,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
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几下几点:内分泌因素,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细菌感染和炎症,免疫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包括遗传,饮食,气候等。
每日用温水洗脸,可以选用具有抑制皮脂、杀菌的洁面护肤用品。局部治疗应该注意: 局部外用制剂应在整个发病部位使用,而不是仅仅用在每个皮损上;不要挖挤皮损;外伤性皮损会导致炎症扩大、迁延不愈,并增加瘢痕形成的机会;如果外用药物后使皮肤变干,则可使用不含油脂与香料、不引发粉刺的护肤产品。正确使用化妆品,最好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适当的化妆品;痤疮部位不要受压,例如带太紧的帽子或绷带;如果所用药物中含有光敏性抗生素或维甲酸,则应使用遮光剂/防晒霜。
常用治疗方法为:皮肤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分为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以维甲酸和抗生素两类药物为主。
外用治疗治疗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抗菌、免疫调节来实现其治疗作用。临床应用:控制炎症和感染,适用于轻-中度炎症性痤疮。 应与维甲酸合用,不应单独使用;不应与口服抗生素合用;皮损改善后应停药,或使用 2-3 个月后无效应换用另一种抗生素,以防耐药。
口服抗生素是治疗痤疮特别是中重度痤疮有效的方法之一。首选四环素类,其次大环内酯类。它的药理作用: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对局部联合治疗无效的中-重度炎症性痤疮,或有高度潜在瘢痕化的痤疮。
现阶段针对痤疮的药物主要有维甲酸类药物和抗生素药物,因都有其短板,起效慢、致畸性、耐药性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痤疮患者,物理治疗是最好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有效治疗痤疮的物理疗法有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和果酸疗法。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高效、快捷、耐受性好的痤疮物理治疗新技术。可多种途径同步作用(直接抑制皮脂腺增生、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减少毛囊阻塞等等),疗效显著,作用持久;靶向性治疗方法,直接作用于皮脂腺,可逆性损伤皮脂腺,显著减少皮脂分泌;可预防或减少常规治疗后造成的瘢痕残留(ALA-PDT 治疗本身具有嫩肤作用,可促进表皮的更新和创伤组织的修复);局部治疗,全身副作用少,患者容易耐受。
光动力疗法适合各种类型及不同部位的痤疮,可作为 III-IV 级痤疮的一线治疗方案,尤其适合结节囊肿型痤疮。适用于
1)传统治疗方法无效,或无法控制的痤疮病例;2)不合适采用抗生素治疗的痤疮病例(如耐药,或者女性霉菌性疾病等);3)不能耐受外用药物刺激的痤疮病例;4)较严重的痤疮病例;5)有肝肾功能损害的痤疮病例;6)容易形成瘢痕造成美容问题的重症痤疮病例。
一般只需一个疗程,但疗程长短需根据患者的痤疮严重程度而定。一疗程为 3 次治疗,大部分患者(80%患者)接受一个疗程治疗就可以看到显著疗效;对于严重的痤疮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疗程进行治疗。
光动力治疗后避光,治疗后的 24 小时内应严格避免强光照射(如阳光直射),48 小时避强光,外出需撑伞或戴大帽沿的遮阳帽;冷敷,照光结束后,患者可自行每天进行用毛巾或纱布湿敷数次,缓解面部的红斑;保湿,使用保湿剂,保持面部湿润,降低治疗反应,并根据医嘱酌情局部使用防晒霜;清洁,治疗后保持面部清洁,尽量避免使用化妆品,以免阻塞毛孔;养成正确的洁肤方法,即使用温开水、中性肥皂及松软毛巾洗脸,但忌清洁过度;保持愉悦乐观的精神状态,避免过重的心理压力;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睡眠习惯,忌辛辣饮食;根据自身情况,遵从皮肤治疗专家的建议完成正规、足疗程治疗,切忌半途而废。
本文是牛常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