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勇军 三甲
徐勇军 主管药师
运城市中心医院 药学部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3226人已读

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人群中普遍存在危险因素的聚集,随着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增加,血压水平呈现升高的趋势,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大。

1、高钠、低钾膳食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发现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为10.5g,虽低于1992年的129g和2002年的12.0g,但较推荐的盐摄入量水平依旧高 75.0%,且中国人群普遍对钠敏感

2、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全球人群全因死亡的风险,同时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35~64岁中年人的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城市人群高于农村,北方居民高于南方。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体质指数(BMI)的增加,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1.16-1.2倍。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关联最显著。内脏型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较为密切,随着内脏脂肪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此外,内脏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可导致糖、脂代谢异常。

3、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男性41-60g,女性21-40g)和有害饮酒男性60g以上,女性48g以上),我国饮酒人数众多,18岁以上居民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限制饮酒与血压下降显著相关,酒精摄入量平均减少67%,收缩压下降3.31mmHg,舒张压下降2.04mmHg。目前有关少量饮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证据尚不足,相关研究表明,即使对少量饮酒的人而言,减少酒精摄入量也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4、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精神紧张包括焦、担忧、心理压力紧张、愤怒、恐慌或恐惧等,研究显示精神紧张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18-1.55倍。

5、其他危险因素

除了以上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近年来大气污染也备受关注,研究显示,暴露于PM2.5、PM10、SO2和O3等污染物中均伴随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


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1、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在对全球61个人群(约100万人,40~89岁)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发现,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倍增。

2、血压水平与心衰发生也存在因果关系。临床随访资料显示,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衰发生率递增,心衰和脑卒中是与血压水平关联最密切的两种并发症。长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构成一条重要的事件链。高血压主要导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如果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也可以发生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

3、高血压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心房颤动-脑栓塞构成一条重要的易被忽视的事件链。

4、随着血压水平升高,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在重度高血压,终末期肾病发生率是正常血压者的11倍以上,即使血压在正常高值水平也达1.9倍。

5、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夜间血压水平和清晨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关联甚至更密切、更显著。近年来研究还显示,反映血压水平波动程度的长时血压变异(BPV)也可能与心血管风险相关联。

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徐勇军
徐勇军 主管药师
运城市中心医院 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