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路玉良 三甲
路玉良 副主任医师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科

每日一药——白茅根

1818人已读

中药白茅根来源于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其叶狭长而尖,外形如矛,花序白色,故名“白茅”,俗称“茅”或者“茅草”。初生之茅名“荑”,色白而柔,《诗经》中用“手如柔夷”形容美人纤纤玉指。因“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故亦有“茹根”之称。

白茅入药多用其根,成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二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胃热呕吐等。白茅根中空有节,最善透发脏腑郁热,《神农本草经》载白茅根“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白茅根嫩芽布地如针,称为“茅针”,也可入药,有破血之力。

白茅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茅叶不易腐烂,古时多用其编织绳索,搭盖屋顶。《诗经》中有“昼尔于茅,宵尔索綯”的句子,记载当时的人们白天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制麻绳。而白茅被选作屋顶用材更是自古便有记载,如唐代杜甫那首经典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明证。诸葛亮也层隐居茅屋,刘备“三顾茅庐”传为求贤佳话。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路玉良
路玉良 副主任医师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科